00:00 / 19: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2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25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场区展开全系统合练】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已于本月24日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近日择机发射。今天(10月27日),发射场区组织各单位展开全系统合练。当前,船箭组合体功能正常、与各系统配合正常,具备发射条件。 ▲区域电网“神经感知系统” 全程守护确保任务完成 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发射在即,除了塔架、火箭、飞船等各个分系统,地面的“区域电网神经感知系统”也在全程守护这条航天员出征之路。作为航天发射电力保障的“智慧大脑”与“灵敏神经”,它以毫秒级响应、零差错运行,为神舟飞船出征太空筑牢能源屏障。 在东风能源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全系统综合演练进行保电,他们需要在大功率用电情况下确保电网内电压稳定、电流恒定。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王录:任务关键实施阶段,发射场的测发控设备、测控通信设备全部进入加电工作状态,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网内电压跌落。对于一些存在预热需求的雷达设备、承担飞船控制指令发送的USB设备,我们在它的供电入口,对全部的电压电流进行高密度无缝隙监测,确保供电期间的电压缺陷能够及时发现,能够连续记录。 区域电网神经感知系统采用锁相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高速同步监测分析10余路交直流电力电量,实现对载人航天发射场、航天发射指挥控制中心以及光学、雷达、遥测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王录:这套系统已经在发射场两个站点连续运行三年,监测到由于大风、鸟害等故障引起的严重电压跌落事件数十次。据此,我们在发射场供电系统方面采用双回路、多电源等方式确保关键装备的电力供应可靠。在末端配电系统和关键装备方面,我们采用UPS电源、母线超级电容、保护电路互锁等关键技术,提高关键设备的忍受电压跌落的能力。 ▲雷达与光学立体测控防线 守护飞天之路 随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进入倒计时,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大树里测控区,构建起了以雷达与光学设备相结合的立体测控系统,为任务顺利实施提供“双保险”。 “光学、雷达跟踪正常。” 大树里测控区的雷达与光学设备将协同引导多台测控装备共同完成目标的跟踪与捕获。目前,该测控区对固定式单脉冲雷达测量设备实施了深度升级,同时也对多型光学跟踪设备进行了图像采集与处理能力优化。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郑国毅:在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承担着火箭上升段的跟踪测量任务,同时将跟踪飞船的实时数据发送指挥中心。
00:00 / 07: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25: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今天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的组合体,从总装测试厂房成功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上午8时40分许,总装测试厂房的大门缓缓打开。随后,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在活动发射平台的托举下,驶出厂房,沿着1.5公里长的无缝钢轨,向着火箭发射塔架的方向前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王明:针对垂直大门升起、发射台以及塔架、回转平台、闭锁打开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双想工作,确保此次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转运路上,许多来自各个参研参试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路热情护送着组合体走完在地球上的最后1.5公里路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孙艳秋:我们本发火箭有16项技术改进,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改进是我们的光学导航系统有全面的升级,我们惯性测量组合的冗余度有全面的提升,我们火箭飞行可靠性有很大的提升。 神舟二十一号是空间站迎来的第十艘载人飞船,为了完成“十全十美”的发射目标,发射场各系统近期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赵磊:前期,我们完成了火箭和飞船技术区的工作,从结果来看,参试各系统状态非常好,今天船箭组合体成功转运到发射区以后,我们会对飞船和火箭进行功能性检查,组织参加任务的各系统开展全系统的发射演练和全区合练,进一步检验系统间接口的匹配性、工作的协同性和流程的科学性,全部正常以后,实施火箭推进剂加注,最后点火和发射。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2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56: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1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