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
在研究爱情这个课题上,早在心理学家开展研究之前,西方哲学家就已经开始思考了。 古希腊神话中提到,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半,这个传说将爱情描述为人类渴望恢复完整的过程。后来,黑格尔认为爱情的最高准则是灵魂的融合。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不同学派的专家对爱情给出了各异的定义。 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是性欲的升华,性欲是其核心,并受童年欲望的影响; 华生提出爱情是由性感带刺激引发的本能情感; 弗洛姆则觉得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能减轻孤独感,健康的爱意味着在结合中保持尊严与个性; 鲁宾表示爱情是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态度,包含思念、渴望接触等,由亲密依赖、乐于帮助对方、排他性占有这三种成分构成。 现实例子: 以情侣小李和小王为例,他们俩非常契合,常称彼此为“灵魂伴侣”,这就如同神话中寻找另一半,符合黑格尔所说的灵魂整合。在相处过程中,小李见到小王会心动,有亲近的欲望,体现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升华;看到小王就心生愉悦,这是因对方刺激产生的情感,与华生的观点相符;他们在恋爱中保持自我,相互支持,不会感到孤独,契合弗洛姆的说法;小李时常想念小王,渴望见面接触,还有专属对方的占有欲,这和鲁宾对爱情的定义一致。这便是爱情多种定义在现实中的体现。 #爱情#心理学看爱情#亲密关系#自我认知#读书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