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常见的腐蚀类型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主要得益于其表面一层极薄而坚固的富铬钝化膜(主要成分为Cr₂O₃)。但这层保护并非无敌,在特定条件下,不锈钢也会发生腐蚀,其中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是几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局部腐蚀类型。 下面表格汇总了这几种常见腐蚀类型的关键信息: 腐蚀类型 (Type)主要原因 (Main Cause)常见发生场景 (Common Occurences)核心特点 (Key Characteristics) 点蚀 (Pitting) 氯离子(Cl⁻)等卤素离子破坏局部钝化膜,并在蚀孔内形成自催化的加速腐蚀环境。 海洋环境、含氯离子的水溶液(如食盐水、冷却水)、不锈钢水槽残留含氯或酸性物质。 孔径小且深,隐蔽性强,腐蚀集中在微小点状区域并向深处发展,可能导致穿孔。 缝隙腐蚀 (Crevice Corrosion) 结构缝隙导致缝隙内介质滞留,形成氧浓差电池(缝内缺氧为阳极),并同样产生氯离子富集和自催化酸化。 法兰连接面、螺栓螺纹连接处、垫片接触面、沉积物或污垢下方。 发生在特定几何结构的缝隙中(通常宽度在0.025-0.1mm),广泛且相对较浅的蚀坑。 应力腐蚀开裂 (SCC) 拉应力(残余应力或工作应力)和特定腐蚀介质(如氯离子、硫化物)共同作用。 化工设备、核电站部件、锅炉、经过焊接或冷加工的构件。 脆性断裂,可能无明显先兆,裂纹扩展迅速,危害性极大。 🔧 防护要点 了解腐蚀原理后,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防护: 合理选材:针对不同环境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牌号。例如,在氯离子环境中,选用含钼(Mo) 的不锈钢(如316L)能显著提高耐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 优化设计:避免设计中出现尖锐缝隙,焊接优于铆接,对焊优于搭焊。注意排空和清洗,防止污物沉积。 控制环境:尽可能降低介质中的氯离子浓度、温度,并避免缺氧液体的滞留。对于某些系统,可采用缓蚀剂。 消除应力:通过退火处理消除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是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重要方法。 表面处理与维护:保持表面清洁光滑,定期清除污垢和沉积物。对于特定应用,可采用电化学保护(如阴极保护)或施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