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75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6
00:00 / 06: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03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5
00:00 / 1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5
阿~君2月前
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三国的宏愿,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战略层面的失误 时机选择不当:227年,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仅四年便仓促北伐,此时蜀汉国力尚未完全恢复,东吴关系也未稳固,而曹魏在司马懿的领导下正逐步崛起。 进攻路线局限:选择祁山作为主要进攻方向,地形复杂,补给困难,导致蜀军后勤压力巨大,难以持久作战。 《隆中对》的理想化:战略规划未充分考虑荆州和益州的地理距离及兵力分散问题,未能有效应对曹魏的强大威胁。 2. 用人与人才问题 关键人才的错用: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战略局势恶化;任用关羽守荆州,因关羽性格傲慢引发与东吴的冲突,最终失去荆州。 人才选拔标准单一:“七观法”侧重品德而非才能,导致蜀汉后期人才断档,出现“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3. 外部环境与国力差距 东吴联盟的不稳定性:东吴与蜀汉的联盟因利益分歧而脆弱,多次出现摇摆,甚至在关键时刻对蜀汉造成威胁。 国力悬殊:蜀汉人口和资源远不及曹魏,长期战争对国力造成极大消耗,难以支撑统一大业。 4. 个人性格与精力 事必躬亲:诸葛亮凡事亲力亲为,导致身心疲惫,最终积劳成疾,过早离世,影响了战略的连续性。 综上,诸葛亮的失败是战略、用人、外部环境和国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他才华横溢、鞠躬尽瘁,但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未能实现统一三国的目标。
00:00 / 08: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8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