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0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5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17: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5
#传奇人物 #名人大咖 #人物故事 百岁宗师施嘉炀:一生育桃李,江河映初心 1902年,施嘉炀生于福州书香世家,13岁北上求学途经上海租界,目睹外国巡捕殴打中国苦力,毅然立下“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誓言 。这份初心,贯穿了他跨越百年的传奇人生。 1915年,施嘉炀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年赴美深造。五年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辗转求学,一口气拿下机械、电机、土木三大专业的四个学位,为水利工程事业筑牢根基 。1928年学成归国,26岁的他回到清华执教,两年后便升任土木系主任,成为清华史上最年轻的系主任之一。 抗战爆发后,施嘉炀出任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院长,在昆明的艰苦岁月里,带领师生重建实验室、恢复教学实习 。没有先进设备,就用简易器材搭建实验平台;物资匮乏,就露天授课坚持教学,在烽火中为国家保留了工科教育的火种。正是这份坚守,让张光斗、黄万里等日后的水利泰斗得以在乱世中潜心求学,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万能主任”,施嘉炀一人包揽7门课程,从机械学到大地测量无一不精 。他打破当时高校普遍使用英文教材的惯例,率先用中文编写《水力学实验》,后续又完成我国第一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部教材,总字数达70万字 。1952年清华水利系成立后,他主导水文及水能利用教研工作,带着青年教师实地考察治淮工程、新安江水电站,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施嘉炀的一生,是教书育人的一生。他培养的学生中,张光斗成为两院院士,冒死守护三峡水利资料,毕生奉献国家水电建设;黄万里被誉为“水利界的良心”,以严谨治学影响深远 。数千名学子如水滴汇入江河,撑起了中国水利基建的半壁江山。 1980年,78岁的施嘉炀出任首届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理事长,90岁仍在编写参考书、参加学术研讨会,直到2001年百岁辞世,清华园里始终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从设计清华水力实验馆,到推动全国水电事业发展,他用六十年教学生涯诠释了“师者仁心”,用一生坚守践行了“救国初心”。 这位集体育健将(华北运动会高栏冠军)、全能教授、百岁学者于一身的宗师,不仅留下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更传承了“科教兴国”的精神火种。江河奔腾,桃李芬芳,施嘉炀先生的风骨与初心,永远映照在祖国的绿水青山。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