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3
一键测额度秒批下款,用信花债务陷阱 #用信花 #强制下款 #月系融担 #714高炮 “一键测额度,秒批应急金!”打着便捷借贷旗号的“用信花”APP,正以“低门槛、秒到账”为诱饵,瞄准急需资金周转的人群。然而,无数用户入局后才发现,这不是便民服务,而是精心设计的债务陷阱——仅注册查看额度,未点击“确认借款”,就被强制放款;短短10天,2200元本金需还款3124元,高额利息叠加暴力催收,瞬间将人拖入绝境。今天,我们撕开“用信花”的遮羞布,揭露其四大黑套路。 套路一:注册即放款,“测额度”变“被借款” “用信花”的捕猎手法极具隐蔽性,通过短信、广告弹窗推送“零门槛测额度,不借也能看”的诱惑信息,精准拿捏用户的好奇心理和资金焦虑。用户点击链接下载APP后,被引导填写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全程未明确展示借款合同、放款授权按钮,甚至在用户仅点击“查看额度”后,后台就自动触发放款流程。 多名用户反馈,自己只是想“测测额度”,或误点下载注册,并未申请借款,就收到了“用信花”的转账——有人被强制放款2200元,有人被放款3000元,甚至有人莫名收到2400多元的“陌生到账”,直到看到APP内生成的高额账单才知晓“被负债”。更恶劣的是,用户发现异常后想取消订单,却发现APP内无人工客服入口,在线客服“只读不回”,意见反馈提交后石沉大海,完全陷入“投诉无门”的困境。 套路二:砍头息+天价利率,10天年化高达1533% 强制下款只是开始,“用信花”的核心掠夺手段是远超法律红线的高额利息和隐性费用。根据大量用户投诉,该平台借款周期普遍仅为10天,却收取离谱费用:借2200元需还3124元,利息高达924元,折算单日利率4.2%、年化利率1533%,远超法律保护的24%上限数十倍;借3000元10天需还4260元,利息高达1260元,掠夺性一目了然。 更阴险的是“砍头息”套路:用户申请借款6000元,实际到账仅3900元,2100元被平台以“服务费”名义直接扣除,而还款时却要按6000元本金计息,相当于“本金未用先背债”。若用户逾期未还,债务会呈几何级增长——有用户借款3000元逾期1天,欠款直接飙升至近7000元,逾期几天就滚到1.4万多元,彻底陷入“还不起、越欠越多”的恶性循环。 套路三:私人转账还款+信息滥用,陷阱层层嵌套 “用信花”的阴险之处,在于通过“虚假还款渠道+信息滥用”进一步压榨用户。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2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0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7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