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1
每月跑300公里,我为什么没受过伤? 一、控制跑量:遵守“10%原则”。 特别是在刚开始跑步时,很多人会因为兴奋、进步的快感,而一下子把跑量拉得很高。 但这正是伤病的温床。过快增加训练量,身体的肌肉、韧带和软骨还来不及修复,就要承受更多负荷。结果不是疲劳,就是损伤。 所以不管我有多想跑,跑量也必须循序渐进。 第二点,强化力量:膝盖其实是“被动承受压力”的,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周围的肌肉。 很多人以为膝盖是跑步中“发力的主角”,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枢纽”,真正控制它运动的,是周围的肌肉。 比如: 膝关节弯曲靠的是股二头肌(大腿后侧); 膝关节伸直靠的是股四头肌(大腿前侧); 维持膝盖稳定,还离不开臀大肌、髂腰肌等核心肌群。 如果这些肌肉不够强,关节就要被迫扛起整个身体的冲击,最终伤的就是软骨、韧带。 所以,力量训练是必须的。可以经常做深蹲:这个动作同时激活股四头肌和臀大肌,是下肢训练的黄动作。 三,优化力线:让你跑得更久、更稳的,其实是腿部这整条“力量链”。 这是我在月跑量达到150时,最重要的一次觉醒。当时我已经练了几年力量,也没有突然暴增训练量,但还是反复感到膝盖不适,尤其是长距离之后的第二天。 后来我才发现问题不在“力量不够”,而在于——下肢的力线不直。 虽然我不是真正的扁平足,但足弓在受力时会塌陷,导致膝盖内扣,力线向身体内侧偏移。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一旦不稳,再强的结构也没用。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开始训练脚趾控制力和足底小肌群,重建足弓的支撑能力。从那以后,膝盖疼痛彻底消失了。#跑步膝盖疼 #跑步伤膝盖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4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