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北斗高精度赋能,世界第一高桥的“毫米级”奇迹 在贵州西南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交界处,花江峡谷大桥横跨被誉为“地球裂缝”的北盘江花江段,以625米的桥面至水面高度和1420米的主桥跨径,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高桥。这座大桥不仅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更在建设过程中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尤其是北斗定位技术的应用,让施工精度达到了毫米级,堪称桥梁建设史上的奇迹。 花江峡谷大桥每段钢桁梁重达215吨,相当于30头成年非洲象的重量。吊装时,需4台大型起重机同时吊起钢桁梁的4个角,平行移动到桥跨中间。过去,这样的操作需要4人配合完成,且难以保证精度。如今,借助北斗定位技术,一人就可同时控制这4台起重机。吊装期间,通过北斗系统传输回来的实时位置,起重工人能随时操作调整起重机,保证钢桁梁的四个角处于一个水平面上,不发生倾斜,最终误差被控制在毫米级内。 不仅是钢桁梁吊装,在主缆架设这一关键环节,北斗定位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花江峡谷大桥的两根主缆均由217根索股组成,一根索股重43.4吨,长达2378米。在600多米高空逐一精准架设,难度超乎想象。第一根索股的精确定位至关重要,它是其余几百根索股的参考基准。以往,采用两台全站仪分别从不同方向同时对基准索股进行测量、计算,并在气温和风速相对稳定的夜间进行调整,不仅效率低,精度也难以保障。 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团队引入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直接获取三维绝对位置,还能24小时实时动态连续进行动态采样。通过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定位终端,每秒都能捕捉主缆在空中的精确三维坐标,实现对主缆位移毫米级实时监控 。施工人员可以边架设边调校,彻底告别了以往依赖人工与经验的粗放模式,极高精度地完成主缆架设,保障了核心工程质量。最终,主缆成型后与设计样对比,误差仅5个毫米以内,毫米级的精度让世界为之惊叹。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中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强大实力,也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它让这座横跨“地球裂缝”的超级工程,不仅拥有了雄伟的外观,更具备了卓越的品质和精度。未来,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更多超级工程的诞生,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4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