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冬”的描述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礼记·月令》记载: “(孟冬之月)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 先秦之时,古人以五方之北与冬相配,故在立冬这一天,天子便会率领百官于北郊,迎接冬日的到来。古人对四时的仪式如此盛大隆重,感让人感动!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南方的初冬,气温刚刚好,阳光通透,天空澄明。 围炉煮茶,登高望远,都很适合。当然写几个字给冬天,写得不好,但写得开心,也算是给入冬来一点仪式感。 愿三冬不寒,岁月安暖。 立冬古诗,请君收藏。 《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製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立冬#励志🔥 #读书成长 #生活感悟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8: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当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通常在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立冬便如期而至。这一节气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迭,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与自然哲理。 立冬,字面意义上是“建立、开始”,而“冬”则意味着“终、收藏”。因此,立冬不仅仅是冬季的开始,更是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的信号。在这个时节,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逐渐过渡到冬季的阴雨寒冻,气温开始显著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水开始结冰,土地也开始冻结,大自然呈现出一片萧瑟之象。 立冬作为“四时八节”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古代,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天子会举行迎冬之礼,赏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以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百姓的关怀。民间则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人们以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平安。此外,立冬还有“补冬”的习俗,家家户户会准备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以补充体力,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 在文学作品中,立冬也常被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例如,宋代诗人陆游的《立冬日作》中写道:“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这首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的寒冷与居室的狭小,反映了诗人对冬日来临的直观感受。 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节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在这个节气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季节的更替,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立冬,是自然界的转折点,也是人们心灵上的归宿,它提醒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对生活的热爱。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乙谷1周前
今日立冬!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时立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公历:2025年11月07日  农历:九月十八日  乙巳年  丁亥月  庚辰日 立冬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25° 北斗七星指向【乾卦】位。 古人在这个季节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一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反而一个冬天都不是很冷,是暖冬。 立冬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1 一候水始冰 坤卦,初六。《周易·坤卦》爻辞:“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为水,纯阴,故曰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水面初凝,开始散在地出现很薄的不会非常坚实的冰。当然再往北方可能不是这样,这里主要是指黄河流域的物候特点。 2 二候地始冻 坤卦,六二。《周易·坤卦》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为地,坤纯阴,故曰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气凝寒,未至于坼。”这时,土地已经因为缺水与冻缩而开始龟裂。 3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坤卦,六三。《周易·坤卦》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封变为谦。互坎为水。坎伏离为蜃为雉。互震为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