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4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0
读《活着》哭到缺氧:原来“活着”是最狠的英雄主义📖💔 重刷《活着》还是被戳到心窝子——余华从不用华丽词藻写苦难,却让每个字都像钝刀子割肉,疼得人说不出话。但最绝的不是“惨”,是福贵扛着所有失去后,还能牵着老牛晒太阳的那股劲儿。 1. 福贵:从“烂人”到“生命的摆渡人” 痛点:年轻时赌光家产、气死爹,以为是人生最糟,却不知道后面的苦才是真的炼狱——爹摔死、娘病死、儿子被抽血抽死、女儿生孩子大出血走了、老婆熬干了身体、女婿被水泥板砸死、外孙吃豆子撑死…最后只剩他和一头老牛。 看点:他从没喊过“不想活了”。哪怕埋完最后一个亲人,还是会给老牛取名“福贵”,每天耕地、说话,把日子过成“一个人的热闹”。原来“活着”不是要赢,是哪怕输光所有,还能接住生活扔来的每一拳。 2. 家珍:温柔里藏着最硬的骨头 痛点:嫁给赌鬼福贵,被婆家赶出门,却在他落魄时带着孩子回来;为了省钱给孩子治病,自己嚼着野菜赶路;看着儿女一个个走在前面,却从没在福贵面前垮掉,直到油尽灯枯还在说“你要好好活”。 看点:她不是“苦情工具人”,是全家的“定海神针”。偷偷给福贵塞钱让他买包子,女儿出嫁时缝最厚的被子,哪怕在绝境里,也把日子过出了“暖”的样子——这才是普通人的韧性。 3. 有庆&凤霞:最干净的人,却最早离开 有庆的痛:才10岁就每天跑几十里路割草喂羊,舍不得穿鞋光脚跑,为了给县长老婆输血,被抽干了血死在医院。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攒的羊钱还没来得及给娘买药。 凤霞的暖:天生聋哑,却比谁都懂事——帮娘做饭、照顾弟弟、嫁给二喜后把小家庭打理得妥妥帖帖。可偏偏在最幸福的时候(生孩子),因为医生马虎大出血去世,死的时候还攥着二喜的手。 这两个角色最戳人:他们没做错任何事,却成了苦难的“牺牲品”,也让福贵的“活着”更显沉重——不是为自己活,是为了记住所有离开的人。 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读《活着》? 不是为了“比惨”,是为了在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想起福贵——他失去了所有亲人,没了家产,甚至连一口热饭都要自己挣,却还是牵着老牛,在田埂上唱“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原来“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你读到哪段最破防?是有庆死的时候,还是凤霞出嫁的片段?评论区聊聊~ #余华 #活着 #书单推荐 #人生感悟 #好书共读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