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8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9
# 孙中山远见卓识建黄埔,众多人才由此推动历史进程 ## 时代困境催生办学构想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1924年,距离辛亥革命已过去13年,但国家依然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不断。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割据一方,肆意掠夺百姓,国家主权丧失,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虽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缺乏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革命成果屡次被军阀窃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孙中山先生深刻认识到创办一所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学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黄埔军校应运而生 1924年6月16日,承载着孙中山先生伟大理想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岛正式成立,即人们熟知的黄埔军校。这一天,孙中山先生亲临开学典礼并发表演讲,他强调“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在苏联的帮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下,黄埔军校采用了全新的办学模式,将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 ## 人才辈出推动历史 黄埔军校犹如一座人才的摇篮,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在共产党方面,徐向前、陈赓、林彪等都是黄埔军校的杰出代表。徐向前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指挥若定,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1948年,他指挥临汾战役,以六万兵力战胜敌军十万,创造了攻坚战的典范。在国民党方面,胡宗南、杜聿明等也在抗日战争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胡宗南在淞沪会战中率部顽强抵抗日军。 这些从黄埔军校走出的人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或携手合作,或分道扬镳,但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黄埔师生摒弃前嫌,共同抵御外敌,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 深远意义永载史册 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孙中山先生远见卓识的体现,它不仅为当时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更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它所培养的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黄埔军校的精神和理念,如爱国、革命、团结等,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