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73
天启皇帝朱由校是被严重低估与抹黑的明朝皇帝! 所谓庸懦只不过是明清两代文人对他的诋毁,天启通过太监集团对付文官集团集权手段比起崇祯皇帝朱由检事事被掣肘,强太多了!真实的历史与历史书上的历史可能不一样,明史对明熹宗朱由校的诋毁可见一斑。因为写历史的多是文官集团出身,即使在满清也不忘记他们在明朝受过的“罪”,疯狂诋毁天启皇帝。天启皇帝通过魏忠贤集权,这是崇祯事事被东林党掣肘所比不了的,崇祯到了最后想要南迁,却被内阁成员指使光时亨力阻,崇祯皇帝对光时亨发了一通牢骚,说:“你阻朕南迁,本应处死,姑且饶你这遭。” 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时,不过是16岁的少年,他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当了19年的太子,由于生母出身卑贱,后来熬死了自己的父亲万历皇帝朱翊钧。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发国库的帑金犒赏九边重镇,罢免万历时期给地的矿税,此时的明王朝最重要的还不是镇压内部的叛乱,而是形势日益恶化的辽东。明光宗朱常洛去遵从父亲明神宗朱翊钧的遗诏发内帑的金子百万两犒赏边关将士们,罢黜天下的矿税,启用因为因言获罪遭贬的大臣。己亥日,再次发帑金百万充赏边关。可以看出明光宗锐意进取,首先稳定边防重镇。八月初一日,明光宗即位为皇帝。大赦天下。万历四十八年,明光宗还下令免除受灾各省的赋税租佃。明史记载明光宗并不多,但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为了国家而大有作为的君主。介绍完了明光宗这个一月天子,我们才能逐步摊开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一生,而讲魏忠贤也是天启皇帝的重点。其实从权术的角度讲,东林党们不满万历皇帝争国本问题,就是东林党为了以后能从朱常洛身上得到更多好处。明末的政治斗争有点奇葩,东林党公开可以质疑皇帝的决策是否正确,当他们碰到了真正的狠人魏忠贤,根本不吃他们这一套,万历皇帝对付不了东林党,就躲起来不出宫,天启皇帝相比祖父父亲更加具有权力,只不过他通过魏忠贤代理皇权。天启皇帝朱由校是有能力为明朝续命的皇帝,同样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天赋,所不同者,他在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伟大皇帝的潜质,重用魏忠贤严厉打击以东林党为代表的腐朽的文官士大夫集团,开源工商税以平衡国家税负(增加对官僚资本集团的征税,减轻中下层百姓的负担),军事上在辽东对女真后金叛乱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胜利,杀死了此前不可一世的满酋努尔哈赤。天启皇帝比正德皇帝能力更全面,更加为文官集团所痛恨。因此,文官厚黑集团祭出无底线暗杀手段再次用落水事件整死皇帝,大力抹黑也是必不可少。#历史知多少#明哲帝 #历史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79
00:00 / 07: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寒心令1年前
木匠皇帝 天启帝朱由校真的是恋爱脑步悠然口中的无道昏君吗???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20年—1627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生母选侍王氏(孝和皇后)。年号“天启”。[58] 朱由校在位初年,重用东林党人,一度出现“东林势盛,众正盈朝”的局面[58]。后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山东郓城一带爆发了徐鸿儒起义,各地的兵变也不断发生,佃农抗租的斗争在天启以后更加激烈,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前奏[59]。外患则是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辽东巡抚王化贞则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朱由校未对经、抚之争作出合理决断,以致后金攻陷广宁,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19]。天启六年(1626年)和天启七年(1627年),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两次击退后金军,才使战局有所改观。[60] 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朱由校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31]。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结果全身浮肿,卧床不起。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1]。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