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嘉佳4天前
《仪礼·士冠礼》是《仪礼》的开篇之作,详细记载了古代士阶层男子举行冠礼的完整仪式。冠礼是男子成年礼,标志着受礼者从“童子”转变为成年“士”,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其仪式复杂严谨,体现了周代礼制的森严与人文关怀。 以下是《士冠礼》的核心内容概要: 一、冠礼前的准备 筮日:通过占卜选择举行冠礼的吉日。 戒宾:主人(通常是受冠者之父)通知并邀请宾朋参与观礼。 筮宾:再次占卜,从众宾中选择一位德高望重者担任“正宾”,负责为主人加冠。 挽髻:冠礼前一日,主人再次确认所有准备工作,并安排“赞者”(协助正宾的助手)。 二、冠礼的核心仪式(三加) 冠礼在宗庙中进行,核心是“三加”之礼,即依次戴上三种不同含义的冠,象征受冠者德行与责任的逐步提升。 初加:缁布冠 正宾为受冠者戴上缁布冠(黑布冠),象征保留质朴本色,不忘本初。 随后换上玄端服(黑色礼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 受冠者拜见母亲,展示新貌。 再加:皮弁 正宾为受冠者戴上皮弁(白鹿皮制成的冠),象征将介入兵事,承担保卫责任。 换上白色皮弁服,系上白色蔽膝。 再次展示,并接受宾客回礼。 三加:爵弁 正宾为受冠者戴上爵弁(赤微黑色的平顶冠),象征具备参与祭祀的资格,正式成为宗族成员。 换上纁裳(浅红色裙子),配赤黄色蔽膝。 这是最隆重的一加,标志其社会地位的完全确立。 三、冠礼的后续仪式 醴冠者:正宾向受冠者敬甜酒,并致祝辞。 字冠者:正宾为受冠者取“字”(表字),标志着其成年后社会身份的确立。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叔、仲、季等依排行而定) 见尊长:受冠者持见面礼依次拜见国君、乡大夫、乡先生等尊长,宣告成年。 礼宾与送宾:主人向正宾及众宾客敬酒、赠礼,表示感谢。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若受冠者为嫡长子,其礼仪与上述相同。 若为庶子,则冠礼不在宗庙主阶举行,而在户外,仪式略有简省。 五、礼成意义 冠礼的完成,意味着受冠者正式成为“士”,具备参与政治、军事、祭祀等社会活动的资格,并需以成年人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践行孝、悌、忠、顺等德行。 核心思想与影响 《士冠礼》不仅是一套仪式流程,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生命仪礼:标志人生新阶段的开始。 社会认同:通过公开仪式获得家族与社会的承认。 道德教化:强调成年的责任与德行要求。 宗法体现:严格区分嫡庶,维护宗法制度。 《士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