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诗词录:《题乌江亭》(唐·杜牧)赏析 杜牧的江东战略眼光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风卷起他淡青官袍的下摆,指尖抚过石亭斑驳的立柱时,这位34岁的官员突然冷笑出声。三年前,他刚在兵部衙门写完战论,剖析藩镇割据的战事漏洞,此刻却在楚汉古战场嗅到了更刺鼻的火药味。 他展墨挥毫,首句“胜败兵家事不期”砸在石壁上。三年前讨伐泽潞的军报还压在长安案头,那些意外溃败的背后,分明是《孙子兵法》里“智者虑杂利害”的警句在回响。江风掀起他腰间银鱼袋,这位26岁就写出《阿房宫赋》的才子,此刻正用兵法家的冷眼拆解千年侠义神话。“包羞忍耻是男儿”像把匕首刺进传统叙事,他想起在扬州牛僧孺幕府时见过的枭雄,那些真正的生存者从不在意一城得失。 吴江的浪涛声里,他仿佛看见项羽若渡江东八百里,皖南山区能藏多少重新集结的火种?这恰是他《守论》里“民心可用”的实战推演。后两句的军事推演更显锋芒,“江东子弟多才俊”不是空泛感叹,作为考察过淮西防务的官员,他清楚皖南山地的战略纵深。“卷土重来”四字更暗藏杀机——百年后宋太祖收拾五代残局、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都在这四个字里找到了战略蓝图。 这首题壁诗很快成了晚唐的救亡策论。40年后黄巢起义,流亡蜀中的唐僖宗在成都行宫重读此诗;明末史可法死守扬州前,特意将诗文抄赠江北四镇总兵。杜牧随手刻在亭柱上的批注,竟成了后世无数绝境翻盘的精神火种。 当现代创业者谈论“失败韧性”、当破产者选择二次创业,我们仍在验证那个暮春提出的命题:真正的战略家,永远在历史转折处保留着东山再起的想象。江风依旧吹过乌江亭,石壁上的墨迹早已漫漶,但那份穿透千年的战略眼光,始终在历史长河中泛着冷光。 #题乌江亭 #杜牧#古诗词 #古诗词赏析#诗词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