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读《诗三百》之《桑柔 上》 桑柔 诗经 大雅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痻,孔棘我圉。 为谋为毖,乱况斯削。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如彼遡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谷。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复俾我悖。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获。既之阴女,反予来赫。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职竞用力。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诗经 #诗词 #国学文化 #大雅 #桑柔
00:00 / 1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你我共读《诗三百》之《桑柔 下》 桑柔 诗经 大雅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痻,孔棘我圉。 为谋为毖,乱况斯削。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如彼遡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谷。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复俾我悖。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获。既之阴女,反予来赫。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职竞用力。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诗经 #诗词 #国学文化 #大雅 #桑柔
00:00 / 18: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10月29号 943 《诗经》257大雅_荡之什_桑柔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痻,孔棘我圉。 为谋为毖,乱况斯削。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如彼遡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谷。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复俾我悖。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获。既之阴女,反予来赫。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职竞用力。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00:00 / 0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
西周早期的“旟yu鼎”上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珍贵资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旟鼎是西周早期的国宝级文物,从它的整体造型和纹饰以及铭文上记载的内容来讲,它绝对称得上是国之重器。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它时,无不为其雄伟的气势所震撼。旟鼎通高 77 厘米,口径56.5 厘米,重量更是高达惊人的157斤,其敛口折沿,线条流畅而优美,两只上厚下薄略向外撇的立耳如同忠诚的卫士分别立于口沿两侧,其垂腹圜底的下方三只兽蹄形的足稳稳支撑着整个鼎身,尽显庄重与威严。 再看那精美的纹饰,更是令人赞叹不已。立耳外侧铸有两只相对而立的夔龙,口沿下侧有六道扉棱,以扉棱为鼻,两侧的乳钉为眼,构成了一周六只威严而神秘的浮雕兽面纹,三只蹄形足同样以扉棱为鼻,其上装饰的三只兽面纹更是巧夺天工。而所有这些精美的纹饰,都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增添了一份细腻与精致。 不仅造型与纹饰令人称奇,旟鼎上的铭文更是书写得极为漂亮。这件形制浑厚古朴的西周青铜重器,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堪称稀世珍宝。 1972 年 5 月 28 日,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几位村民在村西北取土时,镢头意外触碰到了硬物。继续深挖,这尊神秘的大鼎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其中一位村民赶忙返回村中向村长汇报,村长听闻后迅速带人前往,将大鼎抬回村里,并向上级报告,文物局立刻派出两位专家抵达杨家村进行勘察。经探查,这只大鼎被发现于一个距离地面约 1 米的土坑中,鼎身斜插在坑内,令人惊奇的是,坑中除了这件鼎,再无其他器物。 经过考古人员的精心清理,在鼎内壁靠近口沿处,发现了 4 行共 28 字铭文。其内容大意为: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本赐予师栌的“三田”土地收回,转而赐予了这只鼎的主人旟。经过历史学家的深入研究,“王姜”乃是西周初期周康王的王后。 值得一提的是,旟鼎出土之时,正值考古界学者们对西周前期的土地所有制问题争论不休。一部分学者认为当时土地已可交换,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当时的土地仍归周王所有,他人无法交换。旟鼎铭文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为这场激烈的学术争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资料,最终确定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明确了当时天下的土地依旧归周王所有,周王和王后能够随意赐予和收回土地,而臣子们对土地仅有使用权,并无所有权。#艺术在抖音 陕西历史博物馆 #吹爆美好目的地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阿松2周前
阿松作品 《诗经》国风 · 鄘风 · 干旄#古风 鄘风·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白话译文 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素丝束束理分明,良马四匹礼不轻。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 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 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 《鄘风·干旄》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有“美卫文公臣子好善”“卫大夫访贤”“男恋女情诗”等不同说法。诗中叙述卫国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车马隆隆,旗帜飘扬,十分气派,意气风发。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全用赋体,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场面描写得很隆重,气氛表现得很热烈。 整体赏析 此诗开篇写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车马隆隆,旗帜飘扬。接下来是对旗帜和车马的特写:旄是“素丝纰之”,用素丝织的流苏镶在旗帜的边上,可见其色彩鲜明及飘扬姿态;马是“良马四之”,四匹高头大马驾车而行,十分气派,意气风发。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帜越来越漂亮,距离浚邑越来越近,车马排场越来越盛。而离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1. 庆亲王奕劻:作为晚清首席军机大臣,奕劻是资产转移规模最大、手段最隐蔽的核心人物。据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奕劻在汇丰银行的私人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这一数字相当于当时清朝全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甚至可以重建北洋舰队。其资产积累与转移主要通过四大渠道:卖官鬻爵形成制度化贪腐,道台一职明码标价10万两白银,知府8万两,知县3万两以上;利用外债谈判收取回扣,1903年沪宁铁路325万英镑借款中,奕劻私吞30万英镑,此类操作在津浦、湖广铁路借款中屡见不鲜,累计获利200多万英镑;通过外资银行秘密账户接收洋行"节礼",汇丰银行为其开设化名"Y.K.Hsu"的专属账户;直接挪用公款,1906年颐和园新苑修建工程中截留80万两工程款,1908年慈禧、光绪国丧期间又从500万两经费中侵吞百万两。 除现金外,奕劻还通过海外银行转移皇室珍宝,1908年清宫密档显示,其仅在日本正金银行就存入500万日元资产。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奕劻连夜从国库盗取120万两黄金,由英国军舰护送逃至天津,再转赴英国伦敦,完成资产与自身的双重转移。清人胡思敬在《国闻备乘》中明确记载了奕劻利用庚子赔款处理权,与英、日银行勾结转移国库资产的事实,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更是评价"奕劻之贪,胜于和珅"。#历史 #涨知识 #满遗 #吃瓜盟主 #东北往事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6
朱朱💫1周前
鄘风(9)干旄 【原文】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注音释义】 干旄(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 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浚(xù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纰(pí):连缀,束丝之法,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姝(shū):美好。一说顺从貌。 畀(bì):给,予。 旟(yú):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组:编织,束丝之法。 旌(jī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一说厚积之状。 告:建议。一说好言答谢。一说同“予”。 【译文】 高扬旗帜垂牦尾,驾车郊外行如飞。白色丝线镶旗边,好马四匹后相随。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送给? 高扬旗上画鸟隼,驾车已经在近城。白色丝线织旗上,好马五匹后面跟。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相赠? 高扬旗上垂鸟羽,驾车已经到城区。白色丝线缝旗上,好马六匹后驰驱。那位美好的贤人,该拿什么来诉与? 创作背景 📚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赞美卫文公的臣子喜好善行。卫文公在卫国几乎灭国后,励精图治,其臣子也积极招纳贤才,复兴卫国,此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 卫大夫访贤说:朱熹《诗集传》持此观点,认为是卫国大夫外出访贤。马瑞辰也赞成此说,他稽考古文献,指出古代聘贤招士多以弓旌车乘,诗中的干旄、干旟、干旌,都是招贤者所建的旗帜。 📚男恋女情诗说:现代一些学者认为此诗写的是一个男性贵族青年乘车赶马去见他的情人,创作于卫国日常的生活场景中。 含义 📚 赞美招贤纳士:如果从“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或“卫大夫访贤说”来看,这首诗的含义就是通过描写卫国官吏带着布帛良马,树起招贤大旗,到浚邑访问贤才的景况,赞美了卫文公时期君臣乐于招贤纳士的行为,反映了当时尊贤尚能的政治风尚。 📚 表达男女爱慕:若依“男恋女情诗说”,那么诗中“彼姝者子”指的是男性贵族青年爱慕的女子,“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则表达了男子思考该拿什么来献给女子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6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2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1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