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1
三大类型氮肥: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区别与用法 选择氮肥,本质上是选择氮素的形态。了解酰胺态、铵态和硝态氮的根本区别,是科学施肥的关键。 一、酰胺态氮:需转化,长效稳 代表肥料:尿素 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必须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这个过程需要数天时间,因此肥效较慢但持久。用法:非常适合作基肥,为作物全生育期提供稳定氮源。作追肥时需提前一周左右施用,并深埋覆土,防止转化前流失。因其缩二脲成分可能影响种子发芽,不宜作种肥。 二、铵态氮:吸附强,怕碱化 代表肥料:碳酸氢铵、硫酸铵 铵态氮带正电荷,能被土壤胶体牢牢吸附,不易随水流失。但它不能被根系直接吸收,需在土壤中转化为硝态氮。在碱性条件下,铵态氮易挥发产生氨气,造成肥效损失。用法:适用于各种土壤,但必须坚持深施覆土,尤其是碳铵,严禁表施。在水田中使用效果尤佳,因为水层能抑制其硝化作用,延长肥效。 三、硝态氮:速效王,易流失 代表肥料:硝酸铵、硝酸钙 硝态氮是作物能直接吸收的“现成营养”,无需转化,肥效极快。但它带负电,不被土壤吸附,极易随雨水或灌溉水淋失。用法:是旱地作物追肥的理想选择,能快速缓解缺氮症状。一般不推荐用于水田,以免造成反硝化作用或淋溶损失。因其吸湿性强,且部分品种(如硝酸铵)受管制,购买和使用需注意。 总结建议 作基肥:首选酰胺态氮(尿素),经济长效。 旱地追肥:首选硝态氮,速效救命。 水田或需固氮:可选用铵态氮,注意深施。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条件,灵活选用不同形态的氮肥,方能实现降本增效。 #农业#三农#小麦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4
今天咱聊聊田里离不开的好帮手——钾肥!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硝氮钾、磷酸二氢钾、亚磷酸钾以及乳酸钾、钾酸钾等等。看看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使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先看氯化钾,最便宜常见,白或红色结晶,含钾60%,但含氯多。水稻、小麦这些“耐氯作物”用着划算,底肥追肥都行。但瓜果蔬菜别乱碰,非用不可就控制在10%以内。酸性地用它,配点石灰或有机肥;盐碱地绝不能用,会让地更板结。 不想用含氯的,选硫酸钾。白或淡黄色结晶,化水快,含钾50%左右,不含氯,啥作物基本都能用,底肥追肥、撒施沟施都方便。但用多了土壤会变酸,最好配有机肥或石灰。水田得注意,水下缺氧时,硫酸根可能变有毒的硫化氢,伤根。 想见效快?试试硝酸钾。白色结晶,速溶,含钾46%、氮13.5%,肥效快,特适合果实膨大期——这时候作物既缺钾又需氮。滴灌或冲施,每亩每次5-10公斤,别多了浪费。 大家熟的磷酸二氢钾,无色结晶,磷52%、钾34%,利用率高,促花芽、保果、膨果转色都靠它。喷叶子浓度有讲究:控旺兑水300-500倍,促老熟500-800倍,补磷钾就800-1000倍。开花前、膨果期,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回;冲施每亩一次2-3公斤。但要留心:磷太多会破坏土壤,甚至“磷中毒”;假货多,常被硫酸镁冒充,用小苏打能检测(之前视频教过)。 近几年火的亚磷酸钾,不算传统钾肥,但含“三价磷”,能刺激作物抗病,控旺比磷酸二氢钾猛,钾含量也高,更安全。不过国内目前只允许它登记成普通肥料,假货多,买时擦亮眼,用钼酸铵能检测。 还有乳酸钾、甲酸钾这些新型有机钾肥,补钾还带有机酸,对土壤作物好,就是价高没普及。 最后敲黑板:不是带“钾”字的都是真钾肥,别踩坑! 一类是矿源黄腐酸钾、海藻精这些,含钾才10%-15%,一亩地用一斤两斤,根本补不够。还死贵,钾不是它们的主要功能,别当钾肥用! 二类是桶装肥,包装上“钾”字印得老大,叫“黄金钾”“特效钾”,其实要么不含钾,要么含量低得可怜。不少人上当,冲了几次,果子还是长不大、不转色,后悔都晚了。买肥料一定看清标签真实含量! 希望这些能帮你科学用肥,少花冤枉钱,多收好庄稼。#强烈推荐 #知识分享 #三农 #肥料 #农业种植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9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复合肥#三农 GB T 15063-2020复合肥料.pdf 8.1产品中如含硝态氮,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硝态氮”。 8.2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肥料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的显著位置标明为“枸溶性磷”。 8.3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的产品,应根据4.2要求的“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在包装容器的显著位置用汉字明确标注“含氯(低氯)”“含氯(中氯)”或“含氯(高氯),而不是“氯”“含CI”或“CI”等。标明“含氯”的产品,包装容器上不应有对氯敏感作物的图片,也不应有“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硝硫基”等容易导致用户误认为产品不含氯的标识。有“含氯(高氯)”标识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氯含量较高,使用不当会对作物和土壤造成伤害”的警示语。 8.4含有酰胺态氮(尿素态氮)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的显著位置标明以下警示语:“含缩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未标该警示语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可按产品不含酰胺态氮(尿素态氮)来选择总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和判定。 8.5若加入中量元素和(或)微量元素,可按中量元素和(或)微量元素(均以元素单质计)分别标明各单一元素含量,不应将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计入总养分。单一中量元素中有效钙、有效镁含量低于 1.0%、总硫含量低于2.0%、单一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02%的不应标注。 8.6产品外包装容器上应有警示语、使用注意事项等。生产日期或批号、合格证、使用说明等部分产品信息可使用易于识别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标注。 8.7若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本标准要求之外的肥料添加物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添加物名称、作用、含量及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8.8养分含量的标注应以总物料为基础标注,不得将包装容器内的物料拆分分别标注。 8.9每袋净含量应标明单一数值,如50kg。 8.10每批检验合格的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总养分、配合式或主要养分含量、氯离子含量、缩二脲含量、本标准号和法律法规规定应标注的内容。以钙镁磷肥等枸溶性磷肥为基础肥料的产品应注明为“枸溶性磷”,并应注明是否为“硝态氮”“尿素态氮”“有机态氮”。非出厂检验项目标注最近一次型式检验时的检测结果。 8.11其余按GB18382的规定执行。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徐伟忠6月前
早上好啊,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啊!昨天我们讲到这个营养液配方的这个拟定啊,生理酸性盐跟生理碱性盐,针对不同的水质如何进行选择?考虑到pH取值的波动,硬水地区我们会适当以氨氮取代一部分的硝氮,以硫酸铵取代一部分的氮源,硬水地区我们也可以考虑用硫酸钾取代一部分的钾盐,对于软水的地区,我们一般以生理碱性盐为主,硝酸钾还有硝酸钙,这些生理碱性盐的pH取值波动会小一些。所以对于pH值的波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方面的阐述,包括pH取值对于溶解度的影响,包括pH取值对于根系吸收离子的一些影响。 那么一个科学的配方就是,生理酸碱度也要相对的均衡,生理所需的各种元素之间也要相对的均衡,就是化学均衡跟这个生理均衡都要兼顾考虑。所以配方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会有所不同,特别是结果类的这些作物,开花挂果期与苗期、幼苗期以及成熟期都会有所变化,这些我们都要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进行配方的灵活运用。 配方确定之后,就是肥料选择以及配置,对于配置来说,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让配置出来的营养液在储藏的过程当中不会沉淀,再一个呢,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会沉淀,就是要严格按照溶度积法则来确定我们营养液各种化合物在整个营养液当中的浓度,浓度过高如果超过这个溶度积常数的话就会产生沉淀,所以特别是在母液配制的过程当中,浓度也不能够高,气雾栽培呢,大多数我们配制的话不用母液法,直接配置到池子里面,如果用母液法,它的浓度也不宜过高,浓缩的浓度以100倍、200倍为宜,过高了之后如果超过了这种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它就会产生沉淀。 我们营养液的配置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我们叫母液法,就是把这些化合物先配成浓缩液,储藏在一个罐一个罐里面,要用的时候再稀释,这叫母液法。那么直接配置法呢,就是直接在一个营养液池里,直接往这个池子里面配,一般水培的话用母液法会多一些,气雾栽培基本上都是直接配置,再加上现在我们用的营养液池都是很大的,用帆布池成本又低,水量又大,所以基本上也都是直接配置,直接配置法相对来说比较实用而简单。 对于各种盐类化合物构建的配方,里面都有一些会产生沉淀的阴阳离子,所以它的浓度必须在溶度积常数以下才不会沉淀,所以每一种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我们都要有所了解,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就要浓缩液如果用母液法,浓缩液不要过高,一般也不会产生沉淀。对于化学反应产生的沉淀,我们在添加配的时候,#徐伟忠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