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0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木栈通禅处,心安即吾乡 风从晋地黄土坡掠过千里,落在岭南晨光里,沾了几分温润。送孙儿入园时,他们扑棱着小手跑进教室的身影,恰似老家院墙上雀跃的麻雀,我们相视而笑,转身踏上通往华峰寺的木栈道——这是属于我们老两口的,异乡清晨的秘密旅程。 木栈道依山而建,如墨色绸带缠绕在青绿间。脚下木板被岁月磨得温润,每一步踏下的“咯吱”轻响,是时光在耳畔低语。山西晨雾多带黄土厚重,岭南风里却满是草木与晨露的清冽,叶片上的露珠坠落在栈道,晕开细小光斑。两旁林木枝繁叶茂,阳光穿透枝叶织就斑驳锦缎,我们扶着木栏缓步而上,指尖触到的不仅是木纹肌理,更是岁月沉淀的从容。 华峰寺山门在林间若隐若现,飞檐翘角衔着晨雾,如水墨长卷徐徐展开。跨进寺门的刹那,悠远钟声漫过耳廓,与山西古寺钟鸣隔空呼应,忽然便懂“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意。香火缭绕中,檀木香与草木香交织,大雄宝殿前的石阶被无数香客踏过,依旧温润如玉,恰似我们六十年光阴,历经风雨愈发平和。我们双手合十,不求功名富贵,只求孙儿如阶前古柏向阳生长,子女如寺中清钟安稳顺遂。 正午斋饭端上桌,青瓷碗里的素菜泛着自然光泽。清炒时蔬带着山泉甘冽,白饭裹着柴火暖香,没有重油重盐的浓烈,却有直抵心底的清甜。这味道像极了老家灶台的粗茶淡饭,也恰似晚年生活的本真——褪去浮华,方见纯粹。窗边光影缓缓移动,断续的诵经声飘来,那一刻,“老了无用”的疑虑随炊烟散去,只剩满心澄明。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归途。木栈道被余晖染成金红,仿佛通往岁月深处的光路。手牵手走着,掌心温度一如年轻时温热,聊起老家黄土坡与广州青草地,聊起孙儿稚嫩童言,忽然发觉,人生如这木栈道,有上坡从容,也有下坡舒缓,重要的是同行的人、心中的暖。 山西黄土养育了我们的筋骨,岭南清风温润了晚年。木栈道蜿蜒是岁月纹路,华峰寺钟鸣是心灵回响,一碗斋饭是生活本真。原来幸福从不是远方追逐,而是异乡有牵挂、归途有陪伴、岁月有回甘。感恩上苍馈赠的安稳,感恩子女撑起的晴空,更感恩六十年岁月,让我们暮年仍能于草木间寻禅意,于烟火中觅心安。 作于2025年10月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6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