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1
科技犬6月前
根据搜索结果,小米汽车在2025年5月7日深夜通过官方渠道就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作出回应,承认此前宣传存在信息表达不清晰的问题,并采取补偿措施 。以下是事件关键点: 用户实测发现,售价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通风效果未达预期。鼓风机测试显示纸巾无反应,拆解后也确认内部结构未连接散热系统 。 小米早期宣传强调该部件具有“双风道高效导流”“辅助轮毂散热”功能,但后续回应称官网未承诺具体散热或下压力数值,仅强调“减重1.3kg”和“外观复刻” 。 补偿措施:未交付订单可限时改配铝制前舱盖;已提车或限时内选配用户赠送2万积分(约2000元) 。 功能解释:承认宣传未清晰说明前舱盖主要用于减重和造型复刻,部分气流导出功能存在但效果有限 。 时间线:原型车纽北成绩发布后,因用户需求复刻外观设计,但工程可行性评估不足导致争议 。 虚假宣传质疑:用户认为小米将装饰性开孔宣传为“高效导流”,且雷军曾提及“轮毂散热”功能(后删除) 。#涉嫌造假 #误导 #小米 #小米汽车 #宣传正能量 第三方拆解:显示前舱盖仅顶部有两个开口,未与散热系统连接,与保时捷等车型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差异显著 。 赔偿争议:补偿金额仅为选装价的4.8%,且改配窗口期仅36小时,被指诚意不足 。 部分用户认为“挖孔即导流”,小米未虚构功能;但更多批评者指出宣传话术与实物不符,涉嫌误导 。 工信部专家建议区分“外观复刻”与“功能还原”,市场监管部门尚未介入 。 综上,小米虽未直接承认“造假”,但已就宣传表述问题道歉并补偿用户。事件核心在于技术宣传与实物性能的落差,以及消费者对高端配置性价比的质疑 。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42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