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懷樸廬3月前
泉府:周代的财政与货币制度 周礼·地官记载,泉府作为周代掌管市场与金融的核心职官,其职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国家财政与货币制度。 泉府的职责之一是征收市场交易税赋,并以泉布作为货币形式。周礼曰:泉府掌以市之征布。郑玄曰: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表明布即流通中的货币形态,而泉为其储备状态。说文:泉,水原也。泉布形象地体现了货币作为驱动社会物流之源的本质特性。说文注:古者谓钱曰泉布。许慎云: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泉布以实物布帛为载体,地官·廛人详列税种:掌敛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其中“絘布”为列肆之税,廛布为仓库租金,皆以标准麻布缴纳,其规格如礼记·王制引周制所定:布帛精粗不中度,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幅宽二尺二寸、匹长四丈的统一尺度成为价值基准。 在货币调控方面,泉府通过“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收购滞销商品,待“物楬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在物资短缺时平价投放市场。此举不仅稳定物价,更形成国家主导的物资储备机制。同时泉府承担信贷职能,周礼规定: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为民众提供短期无息信用;而对生产者则实施“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的抵押贷款,利息参照当地生产税率计算。贷款收益“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形成以金融反哺财政的循环体系。 国家财政根基在于九赋九贡。天官·大宰载: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其中的关市之赋由泉府征收,而币贡则纳诸侯所献玉帛。各类赋入由大府统筹,“颁其货于受藏之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外府专司邦布之入出,而天官中的职币一职相当于清算师,管理官府之余币。这种分库管理模式通过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审计制度严密监管。 面对经济危机,地官·司市制定应急方案:国凶荒,则市无征而作布,灾年免征市税并发放布帛赈济。礼记·月令也记载,季春时节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通过货币投放刺激经济。这种以布帛为价值尺度、泉府为调控中枢、九赋为财政根基的制度设计,最终实现天官·司书所载三岁大计的目标:知民财、器械之数,以知田野、夫家、六畜之数,将国家财政深度锚定于民生经济之中。 至少到周代,泉府信贷、布帛的资本运作已成熟,而我国历史上一直重农抑商,这是因为古人因深谙资本兼并土地、操纵物价、僭越王权之害,故以“工商食官”等制限制资本,以维护国本民生。 #泉布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