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老·朴3月前
佛求空性,道法自然。佛与道都求自在,却一个教你 “放下” 出离,一个劝你 “拿起” 融入, 你看佛寺多在山巅,似要离尘脱俗;道观常藏深林,却与草木共生 —— 这背后恰是两套世界观的差异。 佛家讲 “缘起性空”,认为世界是心的投影,痛苦皆因执念未断。就像人困在燃烧的房子里,唯有跳出轮回才能解脱。和尚剃度断红尘,念经打坐破烦恼,连 “空” 的概念都要最终放下,追求涅槃寂静,不执于肉身、欲望、情绪的幻象,方能觉悟。 道家却说 “道生万物”,它不教你逃离世界,而是让你把山河日月当老师。流水遇石会绕弯,人也该在红尘中借势而行;像水一样 “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在规律中活成 “明白人”,不对抗自然,不违背本心,在世间修行而非出世。 简单说,佛是 “渡人出世界”,从烦恼中跳脱;道是 “带人逛世界”,在红尘中逍遥。 问,那修道者该有怎样的心呢? 你需做到这四点: 其一,浓淡不拘的中道心:人情有亲疏,世事有冷暖,不困于浓时的热络,不怨于淡时的疏离,在亲疏之间守得住自在。 其二,顺逆不忧的雅量心:顺境不喜极,逆境不悲戚,好与不好皆能容纳,在起伏中稳得住心神。 其三,哀乐不入的平常心:荣枯是常态,哀乐是常情,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纵,不让情绪扰动本心,在悲欢中守得住清明。 其四,有无不计的平等心:有不贪执,无不焦虑,明白 “有是暂得,无是常态”,在得失中放得下计较。 佛求 “空” 以断烦恼,道求 “自然” 以合规律;一个是出离的觉悟,一个是融入的通透,最终都指向心灵的自由,只是路径不同罢了#道德经#国学#智慧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72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5
00:00 / 09: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8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