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核心是反复出现的、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如反复担忧污染、出错),以及为缓解这种焦虑而不得不执行的强迫行为(如反复清洁、检查),两者形成 “思维 - 行为” 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核心症状与特点 强迫思维: 无意义、闯入性的想法、念头或意象(如担心门没锁、怀疑手没洗干净、脑海中反复出现无意义的画面),患者明知这些想法不合理,却无法控制,常引发强烈焦虑。 常见类型:污染恐惧、对称 / 秩序执念、过度怀疑、禁忌性想法(如伤害他人的念头)等。 强迫行为: 为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而反复进行的仪式化行为或心理活动(如反复洗手、检查、计数、排列物品,或在脑海中默念特定语句)。 特点:行为本身无实际意义,患者明知没必要却无法停止,若不执行会导致焦虑急剧升高。 关键特征: 症状持续存在(通常超过 1 小时 / 天),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社交或日常生活; 患者对症状感到痛苦,试图抵抗却难以成功,并非自愿产生。 成因与应对 成因:与遗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认知偏差(如过度追求完美、灾难化思维)、童年创伤等因素相关。 可治可控:核心治疗方式为认知行为治疗(CBT) (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ERP),结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避免误区:不可将其等同于 “洁癖”“较真”,症状背后是强烈的焦虑驱动,而非个人习惯;拖延治疗会导致症状泛化,增加治疗难度,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若出现上述症状并影响生活,需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诊断与干预,家人朋友的理解而非指责,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强迫症 #心理学 #心理学知识 #心理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8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