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嘉佳2周前
《诗经·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分章解读 第一章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随风摇曳,采来烹煮。以平凡瓠叶起兴,暗示宴席虽简朴却充满真情。 “君子有酒,酌言尝之”:主人备酒,先斟一杯自尝,以示酒味醇正,符合古礼“先尝后献”的规矩。 第二章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用小白兔(斯首)做菜肴,或裹泥烤(炮),或直接烧(燔)。 “酌言献之”:主人向客人敬酒,展现待客之诚。 第三章 “燔之炙之”:变换烤肉方式(炙为远火烤),体现精心烹调。 “酌言酢之”:客人回敬主人,完成“献—酢”礼制,主客互敬。 第四章 “燔之炮之”:再次强调烹饪的用心。 “酌言酬之”:主人再次斟酒劝饮(酬),进入“酬酢”环节,宴饮气氛推向高潮。 主题与艺术特色 礼轻情重:诗中食材朴素(瓠叶、兔首),但通过隆重的礼仪,传递“礼不在奢而在于敬”的儒家思想。 循环咏唱:四章结构相似,仅变换个别动词(亨、献、酢、酬),层层递进展现宴饮流程,富有节奏感。 礼仪实录:完整呈现古代宴饮的“一献之礼”(献、酢、酬),具史料价值。 文化延伸 孔子曾言:“《诗》可以观。”(《论语·阳货》)《瓠叶》正是周代礼乐文明的缩影。唐代朱熹《诗集传》评此诗:“言物虽薄而必费其力,礼虽简而必尽其诚。” 可见古人重礼亦重诚,与物质丰俭无关。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5
嘉佳3周前
《诗经·小雅·頍弁》是一首宴饮诗,通过描绘贵族宴会的场景,抒发了对人生无常、聚散难期的感慨。以下是全诗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诗经·小雅·頍弁》 原文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岂伊异人?兄弟具来。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 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尔酒既旨,尔肴既阜。岂伊异人?兄弟甥舅。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 注释 頍(kuǐ):帽顶高耸的样子。弁(biàn):古代贵族的一种皮帽。 实维伊何:这是为了什么? 旨、嘉:形容酒美菜佳。 茑(niǎo)与女萝:茑(寄生植物)和女萝(松萝),比喻依附亲人。 奕奕、怲怲(bǐng):形容忧心忡忡的样子。 说怿(yuè yì):喜悦。 霰(xiàn):雪珠,比喻人生无常。 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不知死亡何时来临,相聚时日无多。 乐酒今夕:今夜尽情饮酒作乐。 赏析 主题与情感: 诗歌以宴会为背景,通过“未见君子”与“既见君子”的对比,表达了对亲友相聚的渴望和喜悦,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短暂、聚散无常的深沉忧思。 末章“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一句,将宴饮的欢乐与生命的脆弱对照,凸显了及时行乐背后的悲凉。 艺术手法: 比兴:以“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比喻亲友相依相存的关系,自然贴切。 重章叠句:三章结构相似,通过变换个别词语(如“奕奕”“怲怲”),逐步深化情感。 意象象征:用“雨雪”“霰”象征人生无常,增强哲理性。 历史背景: 此诗反映了两周时期贵族宴饮的礼制场景,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宗族亲情、人际关系的重视。 译文参考 皮帽高高戴头顶,彼此为何来相邀?您的美酒如此香,您的菜肴如此好。来的岂是外姓人?兄弟非他同一宗。就像茑草和女萝,缠绕松柏相依生。未曾见到君之时,心绪不宁忧难消;如今见到君之面,心中喜悦展眉梢。 皮帽高高戴头顶,彼此为何来相聚?您的美酒如此香,您的菜肴正适时。来的岂是外姓人?兄弟全都来这里。就像茑草和女萝,缠绕松枝相依托。未曾见到君之时,心里忧郁难诉说;如今见到君之面,好运或可降临身。 皮帽高高戴头顶,庄重戴在头顶上。您的美酒如此香,您的菜肴真丰盛。来的岂是外姓人?兄弟舅亲聚一堂。如同天将要落雪,先降雪珠预告寒。死丧之日难预料,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嘉佳3周前
《诗经·小雅·车舝》是一首描写迎亲途中欢乐心情的诗。全诗以“间关车之舝兮”起兴,通过描绘车轮的声响、思念的少女、宴饮的欢乐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婚姻幸福的向往和喜悦。以下是全诗的原文、注释和赏析: 《诗经·小雅·车舝》 原文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注释 间关:车轮转动声。舝(xiá):车轴两头的铁键。 思娈:思念美好的少女。季女:少女。逝:往,指前往迎亲。 德音:美好的名声。括:相会。 式燕:宴饮欢乐。 依彼平林:平林,平原上的树林。鷮(jiāo):长尾野鸡。 辰彼硕女:辰,善良。硕女,贤德的女子。 无射(yì):不厌弃。 陟彼高冈:登上高岗。析其柞薪:砍伐柞木为柴。 湑(xǔ):茂盛。 鲜我觏尔:难得见到你。写:舒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望高山,行走大道(比喻品德高尚)。 四牡騑騑:四匹雄马奔驰不息。六辔如琴:马缰绳如琴弦般协调。 觏尔新婚:与你结成新婚。 赏析 主题:诗歌通过迎亲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和内心喜悦,强调女子的品德(“令德来教”)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艺术手法: 起兴:以“间关车之舝”引出迎亲场景,自然生动。 比喻:如“六辔如琴”象征婚姻的和谐,“高山仰止”赞美品德高尚。 层层递进:从途中思念到宴饮欢乐,再到新婚的满足,情感逐步升华。 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被后人引申为对崇高品德的敬仰,成为千古名句。 情感表达:全诗充满欢快与憧憬,末句“以慰我心”直接点明婚姻带来的心灵慰藉。 现代意义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周代婚姻礼仪的庄重与美好,也传递了古人对婚姻的重视——强调德行而非物质(“虽无旨酒”“虽无嘉肴”)。其中对“德音”“令德”的推崇,对今日的婚恋观仍有启示意义。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嘉佳1周前
《诗经·鲁颂·泮水》 《诗经·鲁颂·泮水》是《诗经·鲁颂》中的一篇,是歌颂鲁僖公战胜淮夷、修建泮宫(诸侯国的学宫)的颂诗。全诗以赋的手法铺陈叙事,通过描写鲁侯在泮宫的威仪、宴饮、受降等场景,赞美其文治武功。诗中“思乐泮水”开篇,以泮水之景起兴,营造欢愉氛围,并多次出现“允文允武”“昭假烈祖”等句,强调鲁侯的德行与祖先功业一脉相承。 以下是《泮水》的全文、注释及赏析: 《诗经·鲁颂·泮水》 原文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訩,在泮献功。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分段注释及大意 第一章:描写鲁侯至泮水,仪仗隆盛,臣民追随。 关键词: “泮水”:诸侯学宫(泮宫)前的半月形水池。 “芹”“藻”:水菜,喻祭祀与宴饮之礼。 “鸾声”:车铃之声,显威仪。 第二章:鲁侯面容和悦,以德教化民。 “载色载笑”:和颜悦色,强调以德服人。 第三章:泮宫宴饮,祈愿长寿,颂战胜淮夷。 “屈此群丑”:使淮夷臣服。 第四章:赞鲁侯文武双全,效法先祖。 “昭假烈祖”:向祖先禀告功绩。 第五章:泮宫成为战胜淮夷的象征,献俘仪式隆重。 “献馘”(guó):献上敌人左耳计功。 “献囚”:审讯俘虏。 第六章:将士英武,作战有序,在泮宫庆功。 “狄彼东南”:征讨东南方的淮夷。 第七章:军备精良,战术坚定,淮夷归顺。 “角弓”“束矢”:武器描写,显军威。 第八章:以鸮鸟集林喻淮夷归化,献宝臣服。 “飞鸮”:恶鸟,喻淮夷被教化后归顺。 “元龟象齿”:珍宝,象征战利品丰厚。 主题与赏析 政治颂歌:诗歌通过泮宫这一礼乐象征,将鲁侯的军事胜利(克淮夷)与文治(修泮宫、行教化)结合,体现“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 礼仪与象征:“泮水”“泮宫”既是实指,也是诸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