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在赏罚褒贬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翻译)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丞相府内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翻译)侍中郭攸之、费祎和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翻译)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益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翻译)将军向宠,性情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谐,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的行为没有一次不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翻译)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剪映ai特效 #出师表 #诸葛亮 #传统文化 #三国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汤圆✨10月前
@朗读侠 《出师表》全文要点: 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 ―――归结责任 作者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②严明赏罚(赏罚分明); ③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 亲贤远佞) 3.分析形势: ①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诗词 #朗诵 #朗诵作品 #每日一首古诗词
00:00 / 07: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