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题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把亲情扩充为人与人之间的仁德之心,把治家之道伸展到治国之道。这种思想有着跨越时代的价值。他认为,治理国家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 孔子认为,自己在家奉行孝道,亦是在参与政治教化。 典故 中国古代,父母死了是三年之丧,要守孝三年。我们在几十年前,许多朋友还是守这个规矩,手臂上都还戴一块白布或黑布。现在是没有了,三年变三天了。在守丧时期称制中,在名片上面,名字旁边都要加印一个较小的“制”字,表示在守丧。在古代更严重,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在戏剧里可以看到,有的戏里武将穿半边白袍的,就表示他是戴孝上阵,那都是皇帝特殊的慰留,国家非要这个人不可;有些是他还乡守孝以后,丧服未满,皇帝下命特别起用,名为“起复”。而起复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退休以后再起用,一种是还乡守制的人起用。古代这种政治制度,实在也有它的好处。一个人从政久了以后,离开民间太久了,对民间的情形都不知道,回乡以后,杜门思过,也不准宴客,对地方官吏都不得接触,可以深入到民间。这是中国古礼,这种社会风气、政治制度的改变,还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孔子认为为政在德,而孝为德之本。虽然没有身居官位,但在家施行孝道,友爱兄弟朋友,亦是在参与政治教化了。孔子还引用古代的经典《尚书》来论证自己修身为政的观点。《诗经》上亦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意思是说,做妻子的表率,从而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封邑和国家。所以个人是否为官从政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个人以孝来齐家,流风所及而化育万物,使全国上下形成孝的社会风气,使万民得以沐浴其恩泽。 #论语遍地开花#国学文化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