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
日本公务员热的兴衰与中国考公趋势 #体制内 #公务员 #考公 #公考 #体制论坛 曾经,日本公务员岗位犹如“铁打的金饭碗”,令人趋之若鹜;而如今,却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反观国内持续火热的“考公潮”,不禁引发思考:十年后的中国,考公是否也会重蹈日本的覆辙?让我们通过梳理日本公务员行业的发展脉络,探寻其中蕴含的规律与启示。 三十年前,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失业率一度飙升至10%,就业市场一片萧条。彼时,大量大学生即便投递数十份简历,也难以觅得一份稳定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务员岗位凭借稳定性强、薪资待遇优厚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为刺激经济复苏,日本政府大举发行国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随之大幅增长,公务员薪资也水涨船高。部分岗位年薪甚至突破千万日元,远超同期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于是,公务员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争相追逐的目标,备考公务员也成为相亲市场上的一大加分项。以东京大学为例,部分底层岗位报考比例超过100:1 ;1998年,日本公务员报考率更是高达60%,考公热潮空前。 然而,这样的盛况并未持续太久。进入2000年后,日本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启动财政紧缩政策。自1999年起,公务员薪资开始被削减。随着财政支出不断收紧,公务员薪酬持续下滑。截至2023年,日本地方公务员的平均年薪仅为470万日元,远低于90年代的收入水平。与此同时,公务员工作强度却日益增加,工作负担愈发沉重。而日本企业在经历经济低迷期后逐步复苏,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薪资待遇显著提升。以丰田为代表的企业,开出的薪资远超公务员水平,为招揽高材生,更是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条件。此消彼长之下,日本名校毕业生不再将公务员作为首选,纷纷投身民营企业,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一落千丈,从曾经的热门职业沦为高压力、低回报的代表。 再看中国,当下“考公热”持续升温,公务员的“铁饭碗”属性成为许多人在不确定环境中的“避风港”。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进,编制缩减,“铁饭碗”的稳定性开始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这类企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若仅仅为追求安稳而选择考公,或许会将个人职业发展局限在相对固定的模式中,错失自我成长与突破的机会。毕竟,真正的“安全感”并非来源于一纸编制,而是个人不断积累的能力与本事。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1
00:00 / 09: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