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7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37
00:00 / 08: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0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6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7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6: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1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约黄克诚、周小舟、周蕙、李锐到他的住处闲谈。期间谈到了四平保卫战时,毛主席与黄克诚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毛主席问黄克诚:“难道四平保卫战打错了?” 黄克诚回答:“开始敌人向四平推进,我们打他一下子,以阻敌前进,这并不错。但后来在敌人集结重兵寻我主力决战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应该固守四平了。” 毛主席说:“固守四平是我决定的。” 面对毛主席的回答,黄克诚也不留情面地说:“你决定的也是不对的。” 听到黄克诚的突然批评,毛主席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毛主席说:“那就让后人和历史去评说吧。”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向南防御,向北进攻,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而最先提出主力进军东北建议的黄克诚,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过程中,他最先提出建立乡村根据地,并就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整个中共军队在东北站稳脚跟,实施战略展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对于黄克诚与毛主席在固守四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到底孰对孰错呢? 1946年2月,国民党在南京组织反苏示威,要求苏联红军撤出我国东北,全部移交国民党政府接管。斯大林遂下令苏军从东北各大城市全部撤走。因为国民党的主力部队集结在沈阳,一时无力去接管其它各大城市。于是共产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放开手脚去夺取各个城市。东北民主联军第十旅在上级命令下抓住这个间隙于3月18日乘势攻下四平。 四平是当时辽北省的省会,为东北交通枢纽、工业及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四平的重要性,国民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在共产党攻占四平一个月后,国民党东北部队倾其全部主力共八个军猛攻四平,其中新一军、新六军、青年二〇七师是全美械化装备,其余部队是半美械化,战斗力强悍。相比之下,共产党在四平的不仅武器装备不如敌人,人数也没有敌人多。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林彪却指挥这约十万部队在四平一线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战。虽然后期又调来了山东部队的第七师和新四军的第三师、第八旅一部参战,但仍未能根本改变敌我力量悬殊的态势。鉴于当时双方力量的悬殊,如果再往下打,民主联军有被消灭的可能。 为了保存东北我军的实力,黄克诚认为,敌人一开始进攻的时候,打他一下子,以挫敌锐气,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情况是敌人倾巢出动,与我决战,而我军暂时尚不具备进行决战的一切条件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