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读书笔记‖《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 以此”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能量的,而这个能量的总源头到底在哪里呢?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能量点,那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也会大不一样呢? 这就要从广大和精微说起了。 这一章老子就带着我们做了一趟宇宙飞船, 看到了这外太空的神秘空间。 它无边无际,无形无状,也没有固定的实体, 飘渺而深远,是一个很恍惚的存在。 可在这恍惚之中呢好像又藏着各种神秘的物质, 又好像有着某一种影像, 这影像当中似乎又有实在的东西。 这是一种精微的质子,是一团真气,蕴含着随时生发的能量, 这个广大精微的道就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 老子在那个时代就能够从万象之中,看到如此精妙的宇宙,老子看到了宇宙当中至微至妙的东西真实的存在着,也就知道了万事万物的根源和道德规律。 我们人当然也是道的产物,所以在人生现实当中,以德的形式体现出来。 德是道的显现,若想通达人生,我们不用去拜那些人造出来的神, 而是修行悟道,去掌握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找到解读人间万象的总开关。 老子就是以此洞悉了万事万物的起始和根源。 也许你早已忘记,也许在成为人之前, 我们有可能是一团光,一缕意识, 是某种更高维度的寂静圆满的存在。 在那个地方它没有伤害, 没有匮乏,一切都是平静的, 空灵的,无所求的完美, 可是永恒的完美久了,也近乎虚无, 于是你想要尝一尝痛苦是什么滋味, 你想要知道什么是等待, 什么是分离,什么是热望,什么是幸福。 而宇宙无法用语言来回答你的这些问题, 于是你来人间走了一趟。 #读书#笔记 #国学文化 #女性智慧 #道德经@抖音小助手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道德经》第 21-30 章深度解读 第二十一章:道的显现与德的遵循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核心解析: 德与道的关系:“孔德”(大德)的形态,完全遵循道。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如 “水德”(第八章)是道在水的体现,“玄德”(第十章)是道在修身的体现。 道的内在结构: 恍惚:道非具象,却蕴含象(形象端倪)、物(具体存在)、精(核心能量)、信(真实规律)。类似现代科学的 “场”(无形却有作用)、“信息”(信)、“能量”(精)。 道虽恍惚,却真实可证(“甚真”“有信”),如四季轮回(信)、种子发芽(精)。 道的永恒性:“名不去”(道的本质永恒),通过道可洞察万物起源(阅众甫)。 现实启示: 科学探索:道的 “精、信” 呼应量子力学的 “能量场” 与 “规律”,提醒人类对未知保持敬畏; 个人修行:大德者 “从道”,如企业家遵循市场规律(道),而非投机(离道); 文化传承:道的 “名不去”,如中医遵循 “阴阳五行”(道的体现),千年传承有效。 第二十二章:辩证生存 —— 委曲与成全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 “曲则全” 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核心解析: 辩证法则的应用: 曲→全:委曲求全(如职场隐忍积累,终成大事); 枉→直:暂时弯曲,终能伸直(如弹簧压缩后反弹); 洼→盈:低凹处汇聚水(如谦卑者得人心); 敝→新:破旧后更新(如企业转型,淘汰旧模式)。 圣人的 “抱一”(守道): 不自见 / 是 / 伐 / 矜:不自我彰显、自以为是、夸耀、自大,反而更显明、有功、长久; 不争→莫能争:放弃表面竞争,赢得根本优势(如华为专注技术,而非价格战)。 现实启示: 职场竞争:“少则得”(专注核心能力,而非贪多),如设计师深耕领域,而非什么都学; 人际关系:“不自见”(倾听他人),更易建立信任; 企业战略:“曲则全”(暂时妥协,换取长远发展),如滴滴初期隐忍合规,后期扩张。
00:00 / 2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