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6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去哪了? 负面情绪的四个去向,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第一种是最直接也是最让人崩溃的去向; 未被主动释放后的压抑和生理性转化, 转化为身体一些症状(如头痛、失眠、胃痛等等)或转化成某种行为(如逃避、暴怒)。 所以这种情绪的外化,是在为了保护自身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它告诉自己“你现在需要主动介入”。 介入后是什么样呢? 这就是第二种处理方式 当比较理智的介入,主动的释放情绪:通过倾诉、哭泣、运动等方式直接表达出来,将情绪向外宣泄出去。(有时这会需要第二个人来倾听,这对有些没有倾诉者来说是困难的) 还有一种更加理智有效的处理方式; 通过认知加工:意思就是说,通过理性思考、自我调节,逐渐淡化或转化为更中性的情绪(比如从“愤怒”变为“理解”。把气愤难过转变为思考背后感受),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同时也是最困难的,它需要一个前提(对这个世界抱有善意)。只有拥有与善意连结的能力才会懂得什么叫自爱。核心是同理自己,允许自己的不足,允许自己的错误,允许一切的发生。 还有种方式比较难以理解的方式,通过梦境抒发情绪,它更像情绪的“临时中转站”。 这个在这里就不细讲了。 需要了解的,我放在评论区。 学会思考,学会对这个世界抱有善意。 我是依依爸爸,下期见。 把梦境当作负面情绪的一种“出口”。 当清醒时未处理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委屈)积压在潜意识中,睡眠时大脑可能通过梦境对其进行“加工”——比如梦到冲突场景、恐怖画面,或是模糊的压抑感。这本质上是潜意识在尝试整合、释放这些情绪能量,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但可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简单说,梦境更像负面情绪的“临时中转站”或“隐晦表达”,而非最终的“终点”。真正的化解往往还需要清醒时的主动面对和处理。 #热点 #涨知识 #万万没想到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丛非从2周前
抑郁后重要的是去输出,而非输入。 我们来说一说抑郁。如果你感觉自己,状态有点低沉,有点无力感,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没有兴趣,你可能进入了一种抑郁的状态。 一个人为什么会抑郁呢?因为他有些东西输入太多了, 一个是别人的情绪。如果别人跟你吐槽、跟你抱怨,说他最近有什么糟心事,你听着,也不懂得拒绝,那么你就输入他的负面情绪了。 第2个输入,你输入他的需要。他对你提要求,你就忍不住去帮他,想要去照顾他。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开始输入别人的需要了。 而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如果在你这输入过多呢,你就会负载过大。你承载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你就忍不住的抑郁了。 抑郁就是:好想放弃啊,好想找个角落躲起来呀,好想给自己一点点空间来呼吸一下呀。 其实躲起来的只是暂时的缓解,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你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输出。 输出可以让人恢复能量。 第1个就是输出你的情绪。你找个人,也去吐槽、也去抱怨,说说你最近的一些烦心事:谁谁谁怎么得罪你了,谁谁谁怎么奇葩了。把自己说嗨了,你就开始恢复能量了。 第2个是,你也输出你的需要。你要学会对身边的人提要求,你需要他们做什么、帮什么忙,满足你的什么 ,你都可以去说。你要学会去大声地坚持,大声地表达。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发出一个疑问:谁喜欢听负能量?谁愿意管自己这些需要呢? 其实这陷入了一种误区。人有两种,第1种人,把自己逼得很紧,把自己搞得很累,的确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听别人叨叨什么了。所以这种人呢,你是要避开的。 这个世界上还有第2种人,他们有时间有心情,他们喜欢听别人的八卦,他们也乐于助人。对他们来说,其实听别人的负能量就是一种滋养。 他们也可以获得链接,可以了解别人的故事,可以开拓自己的眼光。所以是非常非常愉悦的。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找到第2种人去打交道。 当然。这两种人不绝对,他们之间会存在一种阈值。比如说,有的人他有时候闲、有时候忙,那么其实你可以找到一个人闲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去尽可能地跟他求助和吐槽。 随着你这种时刻的变多,你的能量会越来越提升,你的生命力也会越来越展开。#抑郁#负面情绪内耗#心理学#丛非从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