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1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5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
《论语·泰伯篇》三以天下让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具有最崇高的道德!他再三将天下让给弟弟,又泯灭自己的功绩,使百姓不知道怎样赞美他。” 依据《史记》的记载,吴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季历的哥哥。由于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位好儿子,名字叫作昌。太王想要立昌而传位给季历,泰伯和仲雍为了配合父亲的意愿,两个人一起逃奔到荆蛮。在身上刺了彩纹,把头发剃掉,以表示自己不能够在宗庙主持祭祀,使季历顺利地继位,而昌后来也有机会继位,成为文王。三是多数的意思,礼让了好几次,并且尽量隐藏自己的作为,使百姓无从赞美,来完成太王的意愿,所以孔子认为他的德行,十分高尚。 泰伯是长子,按例可以继承父亲的大位。但是三弟季历的贤能,使得父亲有意改立三子。泰伯没有因此而怨责,或者提出强烈的抗争。他的礼让,使得周文王有机会奠定周朝的良好基础。 周人初起的时候,很可能尚未建立长子继承的制度。太王为了选择能力较强的人,来担任继承人,因此选中了季历。不论如何,泰伯的纹身断发,都是有利的助力。 季历娶的妻子太任,是一位有贤德的妇人,生了一个儿子,叫作昌,也教养得很好。太王由妻子和儿子来选中季历,其实也是良好的方式。 所以,我们要看一个人,除了他本身以外,还要看他的妻子,和他的子女。#论语遍地开花#中华道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8: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1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记录生活 买条鱼和乌龟一起吃! 道德经随笔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这章呢,一般吧不算很难,就是啰嗦! 他这样说吧,也行,比较细! 按我的理解来说,这个上德就是真,下德就是装。一些前世为人的今世再转世为人。他一般都会有这些道德感。另一些前世不为人的今世转世为人。他一般没有什么道德感。今世为人,再下一世他就大概率不能为人了。 “真”和“装”?怎么理解?你们有机会有运气遇到那种很“善”的人的时候,你在她身上就容易感受到这个“真”!很多时候,她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的那种“善”,或者说“慈”!道德经说“慈”比较多!另一种“装”,恩,也不是“恩”的装,而是他还有些私心,但他又有“慈”。私心和慈善并存。再或者他的私心比慈善重一些! 还有一条“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就是老奶奶过马路我今天扶了,你们也得扶……你们也得是好人,你们也得……。更有甚者,只鸡娃,不鸡自己!通俗一点就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自己总有借口。 尽量不鄙夷,这种!看人,尽量以一个发现的眼光去看!以一个教化的态度去处理!有上德就有下德,有下德就有无德!无德教化一下,勉强有个下德,也勉强可以了。上德这种是很稀少的! 最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最后礼都不讲了,就讲法律了! 细细体会一下这个排序,道一,德二,仁三,义四,礼五,法六。 一个人,讲道,讲德,讲仁……那些坏事他就不会做,他自己就能处理好那些事,后面麻烦啰嗦的事,也自然不会有。因为人家不讲这些了,所以你不得不整一堆啰嗦的事去限制一下。 一个人足够聪明,明道(有道),他算得清楚利弊,发现运行规律。他就不会做那些“坏事”啰嗦事。 现在的人总提什么儒家锁喉什么的,其实主要是他们不够聪明。他们算得过来,他们就会发现,刚好相反!数学差,眼界低,看得短! 这篇,是我的问题,昨晚我做梦的时候,我编得好好的,今天一打出来,就乱了!唉,醒了确实就得先记一下,要不太容易忘了!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1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