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5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历史人物项羽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很多人应该会想到打仗厉害。项羽自己也说,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但是善泳者溺,善骑者堕。项羽败就败在他太能打了,而且所有的大仗、硬仗都是他自己带兵打的,甚至成了本阵营惟一能打的将领,这就很危险了。他让龙且率领二十万兵马救齐,龙且不把韩信放在眼里,结果一战大败亏输,自己也性命不保。他让曹咎坚守成皋十五天,不料曹咎受不了汉军辱骂,守了五六天就按捺不住出击,渡汜水的时候被汉军截击,兵败自杀。龙且是项羽手下得力干将,并且击败过英布,他的能力并不比曹参、樊哙差。在秦朝的时候,曹咎是蓟的狱掾,司马欣是栎阳的狱吏,他们都对项梁有恩,所以项羽很信任他们。同样,萧何是沛的主吏掾,曹参是沛的狱掾,这四人都是秦朝的低级官吏,起点差不多。甚至在各自阵营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司马欣是塞王,曹咎是海春侯大司马,萧何是丞相,曹参则长期作为韩信的副手。但是从实际表现来看,曹咎、司马欣的能力好像要比萧何、曹参差很多。不排除有个人天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项羽不能量材用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项羽就是一个学渣或特长生,从小读书、学剑、学兵法,都是浅尝辄止,没什么耐心。赶上秦末乱世,让他的军事才能得以发挥,但是他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他的政治短板。政治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要量材而用,也要平衡关系。这都是项羽欠缺的,所以韩信说项羽不能选贤任能,他信任的只有项氏宗族和亲朋故旧。我们之前对比过曹操和项羽,利用宗族武装快速崛起是他们的优势,但是曹操的宗族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也都称上一时之选。项羽的宗族项伯、项庄、项声、项他,故旧司马欣、曹咎,他们结局当然是失败的,但是要说他们的能力真的就差很多吗?任用亲旧的前提一是忠诚,二是足够了解。然后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任用亲旧不能算错,甚至在创业之初更容易形成合力,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磨合了解的过程,曹咎作为大司马,这样的军事主官,项羽把坚守成皋这样的重任交给他,汉军一激,就头脑发热,自取灭亡,相比之下,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曹咎这种性格缺陷不是很明显吗?难道平时项羽一点没有察觉,就因为他对项梁有恩,就敢把这种重任交给他?刘邦虽然也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这是建立在他对萧何的充分信任基础上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如失左右手,问明原因之后,刘邦说我是因为相信你萧何的眼光让韩信做大将军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4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9: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