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1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滇池简介: - 名称由来:古称滇池泽、滇南泽等,又名昆明湖、昆明池等。名称来源说法多样,有因地理形态如江河倒流得名,有因所处高原之巅寻音考义得名,也有从彝族语言或民族称谓推断而来。 - 地理位置: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昆明市西南郊,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行政隶属云南省昆明市。 - 水域面积: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云南省最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湖岸线长约150千米,平均深度5米,最深深度11米,蓄水量约13亿立方米。 地质地貌: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影响形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发育在昆明盆地西侧,由草海和外海两部分组成,整体呈南北向分布,湖体形状呈弓形。 气候水文:处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常年盛行西南风,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7℃,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0℃。湖水主要依赖以盘龙江为主的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水位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 生态资源: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有哺乳类动物8目26科6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2种,爬行类33种,两栖类19种,还有特有植物属10属,全湖共有浮游植物8门。 旅游资源: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首批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南滇池湿地公园于2019年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周边还有大观楼、盘龙寺等名胜古迹。 经济价值:是昆明城市工业用水重要水源,可调节气候、涵养水资源、开展水产养殖、发展航运,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净化区域环境有重要作用。#滇池 #滇池one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颐和园昆明湖:京城水利命脉和南水北调终点 你眼前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藏着颠覆认知的秘密 —— 它不只是皇家园林,更是支撑京城数百年的水利命脉!鲜少有人知道,这片水域曾是决定京城生死的 “水之源”。 元代,这里叫瓮山泊,只是京西普通湖泊。直到郭守敬主持漕运工程,引白浮泉、玉泉山等泉水汇入,凿渠入大都城连通北运河,才让它升级为京城供水与漕运 “双核心”,既保障漕船抵通州,又解决百姓饮水,为园林兴起埋下伏笔。 到了明代,危机骤临!元代白浮堰荒废,且流经皇陵无法疏浚,京城漕运与宫廷用水断档,危及都城稳定。关键时刻,工匠疏通玉泉山至瓮山泊水道,让泉水经此接济运河、供应宫廷,湖泊扛住压力化解危机。 真正的蜕变在乾隆年间。当时西北郊园林密布,原西湖(昆明湖前身)水量不足,堤岸还频繁决口。乾隆启动改造:修整西山、玉泉山水道保水源,将湖堤东移拓湖,仿西湖修西堤六桥,建十七孔桥连湖心岛,湖面 “廓与深两倍于旧”,定名 “昆明湖”。更配套修二龙闸、绣漪桥闸等设施:二龙闸控圆明园供水兼泄洪,绣漪桥闸调水量保灌溉,涵洞为京西稻田输水,让昆明湖成集蓄、灌、防、供于一体的全能枢纽,彻底解用水难题。 #北京导游协会 #颐和园 #历史人文旅游 #历史文化 #旅行推荐官 @北京文旅金名片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6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