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集 今日书单七日书单 #今日书单 #通透 #情绪控制 #重养自己一次 #好书分享 这三本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分别针对不同的心理成长阶段和需求。 《重养自己一次》 · 适合读者: 适合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感到被忽视、内心有“缺憾”,或总在人际关系中感到不安、自我价值感低的读者。它尤其适用于那些意识到原生家庭或过去经历对自己造成影响,并渴望通过自我关怀来疗愈和重塑自我的成年人。 · 人文价值: 本书的核心人文价值在于提出了一种深刻的“自我补偿”与“修复”理念。它赋予个体成为自己“内在父母”的权利和能力,强调通过后天的自我滋养来弥补早年的缺失。这一理念将人格的发展从对过去的被动承受,转向主动的建构与疗愈,体现了人具有超越原生创伤、实现二次成长的能动性。 《通透 把日子活明白》 · 适合读者: 适合在复杂人际和社会现象中感到困惑,希望提升认知清晰度、活得更加清醒和理性的读者。它服务于那些希望摆脱情绪化决策、理解行为底层逻辑,从而做出更明智人生选择的人。 · 人文价值: 其价值在于致力于构建一种“清醒而自知”的生活哲学。它通过对各种心理现象和人性规律的剖析,帮助读者拨开迷雾,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之同情”。这种从“混沌”到“通透”的追求,本质上是鼓励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旨在减少内耗,提升生命的效率和自主性。 《情绪控制》 · 适合读者: 顾名思义,适合直接受到情绪困扰,如易怒、焦虑、抑郁波动,并迫切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情绪管理技巧的读者。它是面向问题的实战指南。 · 人文价值: 本书的人文价值在于将“情绪”从一种被视为需要压抑或羞耻的存在,重新定义为可以被认知、接纳和管理的对象。它强调“控制”并非“压抑”,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节能力。掌握这种能力是实现情绪稳定和内心平和的基础,是保障个人社会功能有效运行、维系健康关系的底层支柱。 总结而言: 这三本书构成了一个递进的成长路径: · 《情绪控制》 是基础维稳,解决“如何不被情绪淹没”的问题。 · 《通透》 是认知升级,解决“如何看清世界、明智决策”的问题。 · 《重养自己一次》 是深层疗愈,解决“如何从根本上修补自我、获得内在力量”的问题。 它们共同的人文关怀是:承认人的心理困境,并坚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自我觉察,每个人都有能力实现内在的秩序、成长与完整。如有需要,请点击视频下方链接或小黄车即可入手!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第1862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今日书单好书分享 #美丽的姑娘完整版原唱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今日书单分享 #好书分享 我现在是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我深感育人先育心。我认为,阅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书籍的终极启示在于:一个能够安顿好自我的人,才是社会最稳定、最健康的细胞。当我们每个人都开始向内探索,学会为自己疗伤,为自己赋能,我们构建的,将不仅是个体的幸福,更是一个内心深处坚韧而丰饶的文明图景。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我从“立德树人”与“内心建设”的角度,创作这篇阅读有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重建我们时代的“心灵秩序” 在课堂耕耘十五年,我习惯于用宏大的叙事塑造学生的世界观。直到与《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相遇,我才惊觉,比塑造世界观更迫切的,是教会他们构建稳固的“内心秩序”。这本书,正是这个焦虑时代每一位行路者的心灵地图。 它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读者(22-45岁),提供了三方面至关重要的帮助: 一、于22-30岁: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负责”的成人礼。 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刚从集体生活的象牙塔中走出,面临身份与未来的多重迷茫。这本书如同一场“心理断奶”,它告诉他们:你的情绪不是父母的延续,你的压力不是社会的过错,你的价值不靠他人的定义。学会聆听内心的噪音并与之和解,是比任何职业技能都更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它帮助年轻人将人生的方向盘,从外界紧握回自己手中。 二、于31-45岁:掌握从“耗竭支撑”到“持续滋养”的生存智慧。 这是人生负重前行的核心阶段,事业、家庭、社会责任如三座大山。许多人活成了一座孤岛,外表坚强,内里却已风雨飘摇。这本书提供的不是鸡汤,而是“心理修复术”。它教会我们识别能量黑洞,设立心理边界,在奉献与消耗中找到平衡。一个懂得为自己心灵“蓄杯”的人,才能为家人和社会提供更持久、稳定的支撑。 三、贯穿始终:实现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思考回归。 我们从小被教育如何成功,却很少被教导如何面对失败、平凡与虚无。这本书引导我们进行一次深刻的“价值溯源”:驱动你不断奔跑的,是内心的热爱,还是外部的恐惧?它让我们审视,在追求成为“有用的人”的同时,是否遗忘了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完整的人”。 如有需要,请点击视频下方小黄车或购买链接即可!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