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秦风 权舆——待遇今非昔比,贤士不由得发出悲叹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礼贤下士”这个成语。士,就是“士农工商”里面的士,在春秋战国时代,“士”是介于士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这个阶层,有知识有文化,有些还有特殊的技能,在当时整个社会就连识字人都极少的情况下,这个阶层,由于统治者的需要,还是比较受重视的。比如战国“四大公子”的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都养了好多的“士”,就相当于幕僚清客,放在家里,以备政事、家事之需。这些“士”也不负众望,奉献了自己的才能,其中的一些,更是脱颖而出,成为朝廷的士大夫。比如,我们熟悉的张仪、苏秦等人,在没有发迹之前,也是作为“士”寄居于公顷士大夫家中的。 但是,“士”这个阶层的待遇呢,往往不稳定。比如这家,父亲在的时候,特别重视这些“士”,把他们看做贤人,礼遇有加,生活优渥;到了儿子,早看这些人不顺眼了,觉得这些人整天什么也不干,就这么白吃白喝可不行,于是,老爹一死,立马就削减这些人的待遇,爱呆不呆,这时候,这些人就苦了。就像孟尝君门下的冯瑗,就曾经哀呼:“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诗经》里,就有贤士把自己的境遇写了下来,这就是《权舆》#诗经 #礼贤下士 #今非昔比 #人到中年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成语故事: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公明仪极善弹琴,优美的琴声从他手下流出,听众便会如痴如醉。 一年春天,公明仪带着琴去田野散步。春风柔和,送来青草阵阵芬芳,公明仪心旷神怡,不由得四处环顾。他发现远处有一头牛正在吃草,对他的到来不闻不问。他忽然有了奇思妙想。过去,他弹琴给人听,得到了不少赞誉,如果给这头牛弹上一曲,它也会听得进去吗?这样想着,他架好琴,拨动琴弦,便在田野里弹奏起来。他弹奏的这首曲子十分高雅,叫作《清角之操曲》。 这样美妙的琴声,如果被人听见,肯定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然而田野中的这头牛,却依然低头吃草,时不时还甩动一下尾巴,根本不理会公明仪的个人音乐会,更谈不上领会曲子中的美妙意境了。 公明仪尽心尽力,一曲奏完,看到眼前这头牛如此无动于衷,实在无奈。他想了想,又有了新主意。于是,他再次拨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的杂乱的声音,一会儿像苍蝇在嗡嗡乱飞,一会儿又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下子倒吸引了牛的注意,它居然停止了吃草,抬起头,竖起耳朵,认真地倾听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当然,如果有人评价说话者在“对牛弹琴”,那么这话的重点就不是在说听话的人愚蠢或者外行,而是在讥讽说话者不看对象了。 #启蒙教育 #成语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 #幼儿启蒙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4.司空见惯——每日一成语|点滴积累成江海 司空: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是个非常大的官。 见惯: 看惯了,经常见到,不觉得新鲜。 连起来就是:连司空这样的大官都经常看到,觉得不稀奇了。 2. 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司空见惯”的意思就是:某件事情很常见,一点儿也不稀奇,看多了就觉得平常了。 简单来说,就是: · 你看某样东西看得太多了,所以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 这件事经常发生,大家都觉得习惯了,不奇怪了。 就像你每天都会看见爸爸妈妈,所以不觉得稀奇。但如果有一天恐龙来你家做客,你一定会觉得非常稀奇,因为这可不是“司空见惯”的事! 3. 成语小故事 唐朝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诗人,叫刘禹锡。他到一个叫李司空的大官家里去做客。 李司空请了很多人,举办了非常盛大的宴会。宴会上有好多好吃的东西,还有漂亮的歌舞表演。对于李司空这样的大官来说,这样豪华的宴会他经常举办,早就看惯了,觉得很平常。 但是刘禹锡看了却非常惊讶和感动,他觉得这宴会太精彩、太豪华了!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说:“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意思是:您(李司空)看惯了这种豪华的场面,觉得是平常事,却让我这个江南来的小官感动、惊讶得不得了! 后来,人们就从这首诗里,提炼出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4. 用在什么时候?(例句) 在学校里: · “我们班的小明回答问题特别积极,每次老师提问他都举手,大家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 · “每天上学都要做眼保健操,这对我们来说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 在家里: · “爸爸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先看一会儿手机,我们家人都司空见惯了。” ·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用手机视频通话是司空见惯的,但在爷爷奶奶小时候,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神奇事情。” · 在大自然中: · “在城市里,看到高楼大厦是司空见惯的景象;但在乡村,看到满天繁星才是司空见惯的。” #成语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天学习一点点 #原创作品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