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1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睡前故事 《大碴子"奶茶卖到21块,我这个长春人突然被“土味文化”感动了》 “700cc出了东北大碴子奶茶”那一刻,整个人都愣住了。 作为一个从小喝着大碴子粥长大的东北人,我怎么也没想到, 竟然有一天也能以“新品上线”身份堂堂正正地站在奶茶柜台上,卖到 21 块钱。 跟固体杨枝甘露、奶皮子糖葫芦并排站在“年轻人的流量水吧”里招摇过市。 大碴子走到今天,怕是它自己都没琢磨明白。 从3块钱一碗的大碴子粥,到21块的奶茶,我们到底在追什么? 更有网友吐槽得更狠: “我妈要是知道我花钱喝大碴子奶茶,不是骂我,就是让我回家喝锅里的。” 东北大碴子粥,一碗3到5块。 煮透、糯软、粗糙,是实实在在活过冬的底气。 可今天,大碴子摇身一变成了奶茶。新鲜上线,定价21元,一杯比儿时的一锅都贵。听起来荒唐,却意外合理。 因为越长大,越发现一件事: 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再是便宜,而是“熟悉”。 不再是惊艳,而是“安全感”。 大碴子奶茶火成这样,不是因为好喝得无可替代。 而是因为它像一个成年人的秘密角落: 你累的时候可以躲进去, 你委屈的时候有人接住你, 你孤单的时候,它像个老朋友。因为它“接地气”。 东北的“土味”,正在变成全国年轻人的“心安味” 以前说东北味儿,总离不开二人转、烧烤、澡堂子。 那时候的我们,是被娱乐化、标签化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 东北味,开始成为商业可包装的 IP。 炒粉,被叫成了“淀粉系治愈系”; 冻梨,被称为“东北极寒限定”; 铁锅炖,成了“东北烟火美学”; 大碴子,摇身一变成了“乡土风奶茶”。 这是一个文化反向翻红的过程。 过去流行的是进口、洋气、高端。 现在流行的是地方、原生态、童年感。 时代越嘈杂,越多人想抓住“真实”。 东北文化之所以能逆袭,是因为它具备一种当下最稀缺的东西: 不拧巴、不修饰、不装腔作势。 粗糙,却足够暖。 简单,却能治愈。 其实,东北火的不是旅游,是一种“踏实的情绪价值”。 作为一个长春人,我希望这杯大碴子奶茶,能点燃东北整个冬天。 有人把这次上线叫“营销噱头”, 有人说是“绑热点”。 可我想说句心里话: 这是我们东北的机会。 是东北味儿被重新理解、重新尊重的机会。也是东北文旅、东北美食、东北文化,真正被千万人看到的机会。 我希望你们都能来东北看看: 看看真正的雪, 吃一口爽得上头的冻梨, 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铁锅炖。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