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5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1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嘉佳2天前
《礼·礼记·经解》 《礼记·经解》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教育意义及其对社会教化的影响。该篇传统上被认为是孔子所述,由后世儒家学者整理而成。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和思想概要: 核心主旨 《经解》开篇提出:“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强调通过观察民风民俗,可以反推一国所受的经典教育倾向。进而系统阐述六经的教育功能,同时指出过度偏重某经可能产生的流弊,最终归结于“礼”为治国安民的根本。 六经的教化作用与流弊 《诗》教 作用:培养温柔敦厚的人格。 流弊:若过度强调文辞而忽视实质,易导致愚拙(“《诗》之失,愚”)。 《书》教 作用:通达历史政事,知古今兴衰。 流弊:若过度追求记事真假之争,易使人虚伪造作(“《书》之失,诬”)。 《乐》教 作用:陶冶广博舒畅的胸襟。 流弊:若过度追求奢靡享乐,易导致放纵(“《乐》之失,奢”)。 《易》教 作用:洞察精微哲理,澄静心性。 流弊:若过度玄妙而脱离实际,易陷于迷信(“《易》之失,贼”)。 《礼》教 作用:规范行为,培养恭敬节俭的品德。 流弊:若过度繁琐拘泥,易流于形式主义(“《礼》之失,烦”)。 《春秋》教 作用:明辨是非,寓含微言大义。 流弊:若过度苛责贬斥,易引发混乱(“《春秋》之失,乱”)。 “礼”的根本地位 《经解》强调,“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石: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提出“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反之则为“无方之民”。 详细论述礼在君臣、朝聘、宗庙、乡里等场景中的实践,强调“君子慎始”,注重教化细节。 名句选摘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 思想意义 教育辩证观:指出经典教育的两面性,倡导中和之道。 礼治思想:将“礼”视为社会秩序与个人修养的根本准则。 儒家经典体系化:较早系统总结六经功能,对后世经学影响深远。 现代启示 《经解》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在于: 避免偏执一隅,需平衡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 强调“礼”的精神内核(敬畏、秩序、仁爱)而非形式; 提醒教育者警惕过度专业化可能带来的弊端。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7: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