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5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陶道,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一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发热,疟疾,头痛,项背强痛,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定位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陶道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此穴道,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具体细节请参阅本站穴道指压法相关网页“治疗痔瘘、痔核、裂痔”。此外,此穴还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来治疗颈部、肩部,以及相关的内脏病症。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陶道穴 Táo dào(DU13) 〖穴位取穴法〗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疾病〗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人体穴道配伍〗 配丰隆穴、水沟穴、神门穴、心俞穴治癫狂痫;配大椎穴、间使穴、后溪穴治疟疾;配合谷穴、曲池穴、风池穴治外感病;配肾俞穴、腰阳关穴、委中穴治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陶道穴 督脉足太阳之会。 〖穴义〗督脉阳气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 〖名解〗 (1)陶道。陶,金玉之属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道,通行的道路也。该穴名意指督脉阳气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本穴物质为身柱穴传来的强劲阳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化为温热之性,但仍循督脉道路向上而行,故名。 (2)督脉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督脉身柱穴传来的强劲阳气,亦有膀胱经外散而至的寒湿之气,故为督脉膀胱经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传大椎穴。 〖功能作用〗补益肺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传统文化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7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5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