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0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安令4月前
“念佛是谁”是禅宗参究的重要话头(公案)之一,核心在于**起疑情**——即通过持续追问“念佛的究竟是谁”,打破思维惯性,激发对自性的觉醒。以下分层次解析其深意与修持方法: *一、话头的本源:截断妄念之剑** 1. **表面疑问** 看似在问“念佛的是嘴巴?是心念?是意识?”,实则是**故意设置的逻辑陷阱**。任何具象答案(如“是我念”“是心念”)均落二元对立,非究竟。 2. **疑情的作用** 当思维反复撞向这个无解之问时,日常分别心(能念/所念、主体/客体)被逼入死角,**妄念之流骤然中断**——此时“疑情”如闷雷炸响,成为打破无明的契机。 -**二、疑情的本质:不执着之问** - **非求知之疑** 非为寻找答案,而是借问之力**凝注全部觉性**于当下。如虚云和尚云:“疑情是体,话头是用;疑情一起,万念俱寂。” - **大死一番的转折点** 当思维穷尽处“山穷水尽”,恰恰是**脱落我执、瞥见本来面目**的临界点。此时“疑情”如蛋壳裂缝,光明将破壳而出。 *三、实修三要诀** 1. **单提一念,如猫捕鼠** 行住坐卧只守此一问,不随杂念漂流。念起即问:“**谁在念?**”——如利剑斩丝,念断处即是觉性现前。 2. **离心意识参** 摒弃逻辑推演(“一定是神识念”“或是佛性念”),让疑问**直接楔入意识底层**。如永嘉玄觉示:“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 3. **照顾话头,莫守空寂** 警惕堕入无记空(昏沉)或枯禅(顽空)。疑情需带**惺惺觉照**,如慧能强调:“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四、疑情迸发的征兆** | 阶段 | 身心体验 |初参** | 杂念纷飞,如沸水翻腾;话头常忘失 | | **疑情渐成** | 胸中似塞棉团,走路不知抬脚,吃饭不辨咸淡,唯“念佛是谁”如铁疙瘩梗在心头 | | **疑团爆破** | 突然桶底脱落,能所双亡——或闻声开悟(如“杯子落地”),或瞬破无明 | *五、古德证悟案例** - **高峯原妙禅师**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14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2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72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63
00:00 / 1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86
00:00 / 18: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8: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47
若水1月前
网上有一个关于《参话头》的小视频,影响很大,有人发来,让我点评一下。 【原文】:禅宗参话头,为什么要起疑情?此是破执悟道的关键。疑情非世俗怀疑,而是以话头,比如“念佛的是谁?”为机锋,凝聚全部心念于一处,形成一种超越逻辑思辨,截断妄想之流的强烈探究力,此疑情如金刚王宝剑,能斩断分别意识,逼学人于“心行路绝”处,骤然脱落能所对立,其理在于:众生皆因无明妄念而轮回,疑情正是以一念代万念,堵塞识心投机,逼使般若慧光现前,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待疑情爆破,根尘脱落,本来面目自然朗现。从而直见心性,彻证无生。此是禅宗,直指人心的殊胜方便。我是行深,佛陀的追随者。 [点评]:禅宗参话头,为什么要起疑情?〔注:首先要声明的是,禅宗本身的【开悟】不在参话头身上。况且,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是参话头而开悟者。就象跑步有利于健康,但跑步不等于健康。〕 此是破执悟道的关键。〔注:此话讲行“突兀”,达摩祖师到六祖,没有一个是“参话头”开悟的!禅宗著名的“五家七宗”开山鼻祖,也没有一个是“参话头”的。你这里【悟道的关键】,从何说起呢?〕 疑情非世俗怀疑,而是以话头,比如“念佛的是谁?”为机锋,凝聚全部心念于一处,形成一种超越逻辑思辨,截断妄想之流的强烈探究力,〔注:以一个“问题”为机锋,让人凝神于一处,这是外道气功师都具备的【功夫境界】,属于修行者的〈共业〉范畴,无好无坏,非对非错,但这种截断众流的强烈探究力,在九十六种外道之中,普遍存在着,与佛法中的【开悟】实质,风马牛不相及。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此疑情如金刚王宝剑,能斩断分别意识,逼学人于“心行路绝”处,骤然脱落能所对立,〔注:用“疑情”斩断意识中的“分别”,有这个必要吗?!再说【心行路绝】了,还学佛干什么呢?这样斩草除根的,还是禅吗?【能与所】一但脱离,佛法的核心内涵“不二法门”怎么讲?如果能所脱离后,才可以“见性”的话,那么,人活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六祖慧能: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你所言说的:参话头是悟道的关键,是哪家的“禅宗”呢?怕是关公战秦琼了。〕 其理在于:众生皆因无明妄念而轮回,疑情正是以一念代万念,堵塞识心投机,逼使般若慧光现前,〔注:非也!禅宗人的智慧从来就不是依靠【堵塞识心】而成就的。作者看来是一个“外行”,即不懂达摩祖师,更不懂六祖慧能。张冠李戴,滥言:参话头是禅宗悟道的关键。不懂装懂,不悟言悟。理应闭嘴!〕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7
00:00 / 18: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禅宗妙法 不二玄门 语头即是见性之利斧 破业之慧剑 话头之乐趣在疑情 话头是疑情之拐杖 疑情是话头之受用 "念佛是谁"话头 禅门落实 不明白处 别出宗眼 直指当人 实际行处之法 照顾 觉照 观照 寂照 定慧双运 止观如一 惺寂常明 顾 全心全意 专注 致心一处 无事不办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体真止 方便随缘止 息二边分别止 空观 假观 中观 一念三千 十法界如是参 普贤行德真空绝相观 理事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念念相续 无有间断 一念含容 义趣入观 依他起执当下平等 遍计所执当下变通 圆成实性中道圆融 如是即相离相如相参究 見性之目标 方法 行持 八字全具 话头有深有浅 有落实有文有字 粗心处有音有声 第六意识念话头 有落实有音有声 文字种子相 细心处第七意根 参话头 有落实音声文字种子相 常自寂灭相法性涟漪 微细处第八含藏识 本参话头 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意用功夫 若在纸上求妙法 笔尖点干洞庭湖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一念提撕一念参 念念提撕念念参 念中有提 念中有参 参中有照 初参多提 老参多照 行到山穷水尽处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水到渠成自有转身处 业桶底盖脱落 回凡转智 不离当念 斩断命根 成佛作祖 早已多时 咄 还欠一顿乱棒侍候 (此据早年禅堂 所听所学所悟 分享) 長安终南山龍泉寺 释宏深 2019.1.31 亥 #修心修行 #禅悟人生 #佛学智慧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13
00:00 / 07: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1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39: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