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3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相聚于此,踏访家祠古院、共溯姓氏源流、共话德孝传承,这既是一次寻根问祖的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凝聚共识、赓续文明的精神之约。 “江之长必接其源,树之大必连其根”,我们今日探访家祠,正是要循着祖源脉络,读懂“慎终追远”的文化基因,铭记先祖“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孝友兴家”的谆谆教诲,让姓氏背后的家国情怀、处世之道代代相传。 家祠中的匾额楹联、祖训家规,无不是对德孝之道的生动诠释;宗亲间的守望相助、尊老爱幼,无不是德孝精神的当代实践。传承德孝,就是要把先祖遗训转化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让我们以家祠为载体,以姓氏为桥梁,深挖祖源文化中的时代价值,讲好家族故事、传承中华文脉,让姓氏文化成为增进民族团结、激发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文化强国、共筑民族复兴梦想注入不竭动力。 各位宗亲、朋友们,家祠有址,文脉无疆;祖源有根,精神不朽。愿我们以此次探访为契机,把寻根之情化为传承之志,把德孝之心化为奋进之行,让姓氏文化代代相传,让中华精神生生不息! 山东菏泽孝贤文化促进会 .雷泽祖源文化研究院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传承 #宣传正能量 #学术交流 #乡村振兴dou行动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代表 刘建吉 2025年1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各位同仁 :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聚一堂,共同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的代表,能在此分享对孙先生的缅怀与敬仰之情,我深感荣幸与责任。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面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家国困境,以"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担当投身革命,高扬民主共和旗帜,创立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为中华民族打开了进步闸门,更发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这份初心与壮志,至今仍激荡人心。 中国人民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民族复兴的命运紧密相连。从陕北公学到如今的人文社科高地,学校始终传承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胸怀家国、勇担使命的仁人志士。这与孙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与他追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革命理想一脉相承。多年来,人大校友遍布海内外各行各业,无论是扎根基层服务民生,还是投身科研攻关突破瓶颈,无论是推动两岸交流共叙乡情,还是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都始终践行着孙先生的爱国精神,传承着母校的责任担当。我们深知,孙先生毕生追求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蓝图,正是今天我们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去实现的伟大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纪念孙中山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他的遗志、续写他的事业。作为人大校友,我们要传承他"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的赤子之心,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各自岗位上实干担当;要学习他与时俱进、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敢闯敢试、勇毅前行;要践行他"国家之本,在于人民"的民生理念,心系家国、服务社会,为增进人民福祉贡献力量;更要坚守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立场,旗帜鲜明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推动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凝聚共识与力量。 各位同仁、各位校友,孙中山曾满怀豪情地预言,中国革命成功后"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先生的是,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之路,已在我们脚下延伸;他毕生追求的民族复兴梦想,正由我们这一代人接力实现。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全球校友力量,传承孙先生的⋯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