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行者无疆,思者无涯——《万古江河》作者:许倬云 知道先生大名,不在论著,而是《十三邀》里的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 早已买了这一本《万古江河》,一直没有看,八月惊诧先生驾鹤西去,方才仔细阅读,从字里行间感受一个栩栩如生、通透诚恳和温暖深沉的灵魂。 摘要(二): 【】理想文化的神圣性,也与日常文化的世俗性,并行而不相悖。这两股发展的趋势,又互相纠缠,形成中国文化的复杂与多姿多彩。 【】历史不是过去的灰烬,而是我们今日行动的根源。 【】文明的伟大,在于能调和对立,包容差异。 【】中央政权可能崩溃,地方社会却能延续文明。 【】战争毁灭城市,文化重建心灵。 【】历史的价值,是提供选择与思考,而非灌输答案。 【】教育不能只是知识灌输,而是培养价值与视野。 【】我们常用现代眼光批评古人,却忘了历史也有它的处境。 【】文明的延续,从不是靠政权,而是靠文化。 【】任何伟大民族,最终靠的是精神而非武力。 【】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和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 【】周人提出的“天命”观念,可以引申为两点:第一,统治者的治国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第二,超越的力量,亦即上天,对于人间秩序有监督与裁判的权力。这些观点,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突破。某一政权的合法性,是基于道德性的价值判断,而上天有裁判权,这种观点摆脱了宗神与族神的局限,转化为具有普世意义的超越力量! 【】在政治权力触及地方利益时,地缘性的社会力量即可能发挥牵制,甚至抵消政治权力的作用。 【】一个社会的解体,反映这一群体没有了凝聚的共同意识。 【】北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在南方,出现的却是思辨甚至是辩证式的老子和庄子,对宇宙充满了问题。 【】礼崩乐坏,不是形容仪节的失落,也不是政治权威的衰退,而更意指文化秩序的解体。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