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抑郁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来看,继发性获益本质上是一种**强化机制。当抑郁情绪第一次出现时,它可能只是内心痛苦的自然流露,但当周围环境因此产生妥协、关怀或豁免时,大脑会不自觉地将抑郁与获得好处建立连接。就像一个孩子偶然发现哭闹能换来糖果,久而久之便会在需要时选择哭闹,并非故意为之,而是潜意识意识里已经记住了这条捷径。 生活中这种获益常常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有的人在抑郁中避开了职场竞争的压力,不用面对可能失败的恐惧;有人借助情绪低落推掉了人情往来的社交,省去了必须表现开心的伪装;有的人在痛苦的标签下终于获得了允许自己不完美的权利,“毕竟我生病了,就不用再逼自己达到他人的预期,不用再为不够努力而愧疚”。 这些被逃避的压力、被豁免的责任、被原谅的脆弱就像一件件柔软的外套,裹住了内心的不安,却让身体渐渐习惯了这份沉重的温暖。更值得注意的是,继发性获益还会形成自我保护的假象。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阻力最小的道路。 对于长期抑郁的人来说,面对现实需要勇气,承认“我有能力改变”意味着需要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而停留在抑郁中却能获得安全的退路,“不是我不行,是我病了”。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精神分析中被称为合理化,它用看似合理的理由(生病)掩盖了内心真正的恐惧(害怕失败、无力应对),让人在痛苦中获得虚假的掌控感。但这种获益的代价往往是逐渐失去真实生活的能力,就像一个人靠长期吃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久而久之就会忘记肌肉原本的力量,甚至失去了感知真实痛感的能力。 继发性获益会带来短暂的舒适,本质上是用牺牲长远的幸福换取即时的满足。你借抑郁避开了人际冲突,却也错过了真正的情感链接;你靠情绪低落豁免了责任,却也失去了通过承担获得的成长;你用生病逃避了自我苛责,却也渐渐相信“自己真的不行”。 其实每个困在抑郁里的人内心都藏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只是那些被强化的继发性获益让他们在停留与前行之间反复拉扯。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打破循环的关键不是指责自己不够坚强,而是看清那些藏在痛苦背后的隐性需求。你需要的从来不是因为抑郁才被善待,而是不依赖痛苦也能获得的关怀;不是借生病逃避责任,而是有勇气承认“我需要帮助,但也有能力面对”。 就像荣格所说的:真正的疗愈是带着清醒的#抑郁症患者 #继发性获益 #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 #抑郁焦虑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9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5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