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诗词录:《寒食》(唐·韩翃)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武侯家。大家有没有想过,一首写寒食节风光的诗,怎么就成了揭露政治腐败的经典?今天咱们就聊聊中唐诗人韩翃的《寒食》,看看他是怎么用春日美景暗讽特权阶层的。 先说说这诗的背景。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专权严重。寒食节本是全民禁火的日子,可偏偏有些权贵能得到皇帝特许,在家里点起蜡烛。韩翃就抓住了这个细节,写下了这首看似写景、实则讽喻的佳作。 咱们先看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画面多美呀!长安城里柳絮飞舞,落红无数,连皇宫的柳树都被春风吹得摇曳生姿。一个“飞”字,既写出了花瓣的轻盈,又暗含了时光的流转。这浓墨重彩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绚烂的春色之中。 可后两句笔锋一转:“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武侯家。”日暮时分,皇宫里开始传递蜡烛,这青烟啊,就悄悄地飘进了那些权贵的家里。这里的“汉宫”其实指的是唐朝皇宫,“武侯”呢,就是暗指那些得宠的权贵。一个“传”字,一个“散”字,把恩宠的流动和权力的集中都写得淋漓尽致。 这诗最妙的地方,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前两句的春色绚烂和后两句的特权森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飞花流浪的自然之美和青烟特权的社会之弊构成了微妙的张力。韩翃用这种手法,既延续了诗经美刺的传统,又开创了中唐讽刺诗的新范式。 而且啊,这诗的语言清丽婉转,意蕴却深。唐德宗皇帝看了都特别激赏,还因此特擢升韩翃为中书舍人呢。这足以证明,这诗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有多强。 《寒食》这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唐长安的春日风光,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他用乐景写哀情,用风俗题材承载政治讽喻,真是兼具美学价值与历史深度的典范之作。 #寒食 #韩翃 #古诗词 #古诗词赏析 #诗词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