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风雨半生:牛肃久的乱世沉浮与故园牵挂 1948年冬,皖北大地寒风如刀,淮海战役的炮火打破了淮河两岸的沉寂。时任国民党凤台县县长的牛肃久,望着县衙外溃散的兵卒与惶惶的百姓,深知自己所处的政权已摇摇欲坠。身处乱世军政舞台,他无力逆转时代洪流,只能带着十五六名亲信,仓皇逃离即将易主的县城,奔向心中最后的避风港——原籍淮南八公山区山王集牛家巷。 这里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青砖黛瓦的祖宅、村口苍劲的老槐树、田埂上熟悉的泥土气息,曾是他最安稳的慰藉。可乱世之中,连故土也难容片刻安宁。中共凤台县大队的侦察兵很快化装成百姓潜入村落,循着线索找到了他藏身的大院。四面包围的身影打破了最后的侥幸,牛肃久看着院外荷枪的战士,明白抵抗无益,最终带着随从缴械投降。 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想过,这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段流离岁月的开端。经多方辗转,他得以离开牛家巷,一路颠沛,最终抵达上海。黄浦江畔的码头挤满了逃难的人群,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知的忐忑,争抢着前往台湾的船票。牛肃久在混乱中寻得生机,登上了一艘客货轮,在夜色中驶离大陆,奔向海峡对岸的陌生土地。 初到台湾,举目无亲的牛肃久倍感孤寂,唯有同家族的牛德领是他唯一的依靠。这份情谊,源于多年前的一份知遇与栽培——牛德领求学之时,正是牛肃久倾力资助、悉心培养,才让他得以完成大学学业。如今世事流转,昔日的恩人沦为异乡客,牛德领始终铭记这份恩情,将牛肃久接到身边照料,为他在陌生的土地上撑起一片安稳的天地。 在台湾的岁月,没有了官场的纷争与战火的硝烟,却盛满了对故园的无尽牵挂。牛肃久常坐在窗前,望着大陆的方向出神,脑海中反复浮现牛家巷的模样:祖宅院里的炊烟、族人闲谈的乡音、淮河岸边的晨雾,那些寻常的故土景致,成了他晚年最珍贵的念想。而牛德领的悉心照料,如冬日暖阳,温暖了他孤寂的晚年时光,两人相依相伴,在异乡拼凑出一份平淡的安稳。 时光荏苒,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也耗尽了他最后的气力。晚年的牛肃久身体日渐衰微,最终在台湾走完了风雨半生的旅程。遵照他的遗愿,后人将他安葬于阳明山——这片曾是张学良故居的土地,青山环抱,静谧清幽,或许能稍稍慰藉他漂泊一生的灵魂。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7: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