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6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琉球的前世今生:从独立王国到今日冲绳的历史脉络 一、远古与形成期:岛屿人群的迁徙与文化融合 · 琉球群岛最早有人类活动可追溯至两万年以上。 · 其文化逐渐由台湾—南岛语系人群与日本九州人群交汇形成。 · 公元10—12世纪,群岛逐渐出现“按司”(地方领主)制,分为北山、中山、南山三大势力。 二、统一王国时代(1429—1609)——与中国紧密联系的“守礼之邦” 1. 尚巴志统一三山(1429年) · 中山王尚巴志统一整个琉球列岛,建立统一王国。 · 冲绳首里城成为政治中心。 2. 与明朝的深厚宗藩关系与朝贡贸易 · 核心事实: 琉球王国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开始,正式与中国建立宗藩关系。明朝派遣“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带去先进的航海、造船、儒家文化和典章制度,深刻塑造了琉球社会。 · 朝贡体系下的繁荣: 琉球每一位新王即位,都必须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以获得统治的合法性。明朝皇帝正式赐予“琉球国王”的封号与金印。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贸易,更是一种政治上的从属和文化上的认同。 · “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 凭借明朝赐予的航海特权(勘合贸易)和庇护,琉球成为连接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海上中介国”,迎来了历史上的“大贸易时代”。 3. 琉球的文化特点 · 中华文化为骨: 政治上实行与中国类似的官僚体系,使用汉字为官方文字,推行儒家教育,建筑、艺术、礼仪无不深受中华文化熏陶。首里城的“守礼之邦”牌匾即是这一关系的明证。 · 语言属于琉球语系,与日语相近,但独立发展。 · 在中华文化基础上,融合本地与日本元素,构成了独特的琉球文明。 三、被萨摩藩武力入侵(1609年)——“两属”时期的开始 · 江户时代日本的萨摩藩(岛津家)派兵攻打琉球,琉球战败。 · 琉球被迫向萨摩藩纳贡,并在内政上受到监视和干预,但表面上仍维持独立王国形态。 · 关键点: 在此期间,琉球从未中止向中国(明清两朝)的朝贡和请封。为了不被中国发现其被日本控制的事实,萨摩藩允许甚至要求琉球继续维持与中国的宗藩关系。这使得琉球进入了一种 “中日两属” 的独特状态,但其官方外交主体和文化认同仍偏向中国。 四、明治维新后的吞并(1872—1879)——“琉球处分”,琉球王国消亡
00:00 / 07: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