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不慌,降低吐奶的正确打开方式 吐奶是新手爸妈绕不开的一个坎,特别是3-4个月大吐奶会来到高峰期,这时小精灵们喝得多,还张牙舞爪,翻身不停。 绝大多数吐奶是正常的,只不过家长很容易焦虑上头,担心宝宝会不会“病了”?而且每一口鲜奶都意味着额外的洗衣、擦地等工作。 那有哪些方法能让宝宝少吐一些? 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如何从喂养调整入手,让宝宝吃得更舒心,妈妈更安心。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少食多餐、按需喂养。 这意味着让宝宝控制自己吃的节奏,让他决定自己要吃多少。 小宝宝胃很小,1个月才有鸡蛋大小。少食多餐更有助于避免宝宝吃太多溢出来。 常见导致吐奶的误区,归结为2方面: 一方面是吃得太快:比如宝宝小歇时催促;或者直接硬塞奶,特别是奶太冲吐RT的时候硬塞;有的喂养间隔偏长,开吃时太饿了,这些宝宝急起来会吃太快,同时吃了太多空气。 另一方面是吃太多:老怕没吃够,必须吃两边,必须吃够几分钟,必须吃完,剩了浪费。 第二,注意姿势,尽量让头比胃高。 宝宝的胃还呈水平状,奶容易倒流出来。 喂奶时,如果宝宝完全平躺着,那么吃多一些流出的概率很高。 喂完后,可以竖抱10-20分钟,合理拍嗝,有助于减少吐奶。 第三,营造好安静、轻松的环境。 喂奶前,如果宝宝哭闹比较凶了,建议先安抚下,情绪缓和一些再喂。 喂奶后,一般不要立刻逗他,或有剧烈姿势变化或剧烈的活动,这些容易把奶压出来。 总结下来,记得少食多餐、按需喂养,让宝宝的头高于胃,尽量在安静和放松的环境中喂奶。 希望这三个原则能帮助妈妈少干活、少操心,更安心。 希望这个内容对你有帮助,关注我,陪你一起更安心的度过孕哺育阶段~ #吐奶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指导 #育儿经验分享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小月龄宝宝常见20个问题合集 新手爸妈看完不焦虑! 1. 宝宝总吐奶,是吃多了吗?答:不是,小月龄常见情况,3-6个月后会明显好转。 2. 宝宝老哭闹,咋整?答:排查是否饿了、肚子不适或需换尿布,逐一排除常见需求。 3. 白天睡觉不踏实,几分钟就醒?答:拍拍嗝、做排气操,或趴一趴、飞机抱缓解。 4. 一天拉几次便便正常?答:初期3-5次,后期1-2次或几天一次,重点看便便形态。 5. 母乳喂养不知宝宝吃了多少?答:按需喂养,饿了宝宝会主动找奶,2个月左右约3小时喂一次。 6. 吃奶时扭来扭去还哭闹?答:可能奶流不适或胀气,调整喂奶方式并排气。 7. 宝宝总攒劲、脸憋红?答:正常长身体表现,无需干预。 8. 吃奶吃着就睡着、没吃多少?答:轻摸耳朵、弹脚底唤醒,吃完再睡。 9. 老抓脸把脸抓花?答:戴小手套或勤剪指甲。 10. 脖子里红红的?答:清洗擦干后涂润肤品,保持干燥透气。 11. 吃奶老呛到?答:调整姿势,控制奶流速度。 12. 身上起小红点、过几天消退?答:多是热疹,降温保持凉爽即好转。 13. 肚脐有时候鼓起来?答:脐疝,避免宝宝频繁哭闹、用力,会自愈。 14. 睡觉老哼唧还扭来扭去?答:可能长身体或胀气,做排气操缓解。 15. 拉绿便便?答:奶中铁质未吸收,便便不稀则无需担心。 16. 拍了嗝还溢奶?答:喂完多抱会儿,睡觉时垫高上半身。 17. 突然哭闹咋哄都不行?答:大概率肠胀气,试飞机抱、排气操。 18. 含不住乳头?答:调整姿势,让宝宝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19. 拉泡沫便便?答:消化不良或吞入空气,做排气操改善。 20. 老出汗尤其是后脑勺?答:代谢旺盛易出汗,非大汗淋漓即正常。 新手爸妈别焦虑,这些都是小月龄宝宝高频常见情况,慢慢摸索就能适应~ 若有特别担心的问题,及时咨询医生即可。 #新手宝妈 #新手妈妈 #带娃 #小月龄宝宝 #阿姨来啦家政
00:00 / 0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宝宝易吐奶,绝大多数是这几个原因导致 宝宝刚刚喂完,就“白花花”吐了一口鲜奶,衣服、床单等全中招,新手爸妈无一幸免。 有的说这是“妈妈吃错了”,有的说这是“宝宝脾胃不好”;不清楚到底是妈妈要忌口,还是宝宝得看医生。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啥小宝宝这么容易吐奶?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下吐奶随时间怎么变化? 据研究和妈妈的反馈来看,宝宝1岁内,基本上都会吐奶。 4个月时到高峰,6-7个月大时很多宝宝就明显减少,1岁后大部分宝宝就非常少见了。 显然,第一个原因跟生长发育有关。 宝宝的胃,更像一个底很浅,开口大的杯子。开口大,躺着一晃、一压就容易流出来。而且容量小,1个月时才鸡蛋大小,一不注意就装满了。 而长大后,胃更像一个有盖子,窄口的杯子。肌肉成熟了,给胃盖了盖子,就很难流出来。而且容量变大了,1岁时宝宝的胃已有小葡萄柚大小了,没那么容易溢出来了。 第二个原因,跟喂养有关。 宝宝们吃的奶是液体,当然更容易流出来,吃奶时还容易吞进大量空气,一打嗝,奶就推出来了。 宝宝吃奶,最常发生的就是吃太快、太多,这就容易溢出来。 更别说,很多时候我们是等宝宝哭闹得很厉害才喂,急了更容易吞进空气。 第三个原因,跟宝宝的姿势有关。 宝宝要么躺着、要么被抱着,这个姿势就像把杯子放倒了,当然容易流出来。 甚至抱着,或者趴着、纸尿裤太紧,一压也容易导致奶吐出来。 总结下来,吐奶或者溢奶非常常见,妈妈可以先把心放下,调整下喂养方式一般都能有所缓解。 绝大部分是宝宝生理发育导致,长大一些就自然好了。 希望这个内容对你有帮助,关注我,陪你一起更安心的度过孕哺育阶段~ #吐奶 #育儿经验分享 #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