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3
00:00 / 1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伤寒杂病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谓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约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陽陽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陽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何缘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陽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陽明也。 【问曰】陽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陽明病也。 本太陽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陽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陽明也。 伤寒三日,陽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陽明病也。 伤寒转属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陽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不利,犬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小则愈。 陽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其人本虚,胃中冷故也。 陽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陽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陽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陽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若咳者,其人必咽痛;不咳者,咽不痛。 陽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憹者,身必发黄。 陽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陽明病,脉浮而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自汗出。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 #伤寒论张仲景 #中医文化 #姐妹的课间十分钟 #知识点亮她 #抖出健康知识宝藏
00:00 / 2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9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4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5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黄帝内经第四十一章 热论。 巨阳是三阳并在一起。诸阳主气,所有热症最初是伤于寒,有伤寒之后才有温病。 两感于寒,是少阴和太阳(六天头痛~再六天身热~再六天耳聋)俱病,阴症阳症同时出现,即少阴症(口干烦闷~腹满~恶痛) 1、(开始皮肤表~调整五味,心情平静~好) 2、少阳(有机会到阴,太阴少阴厥阴) 3、阳明(停止) 脾脉(胃周围,小肠周围都是脾脉) 少阴脉贯肾,再进入肺,肺跟肾是相连贯的,因为金生水。少阴脉在石头下,肾主唾(口燥舌干而渴)。 这章讲三阳可汗解,但是在阳明症时有2种情况。 1种是腑热,(比如便秘,胃和肠大便干,发汗的话会越来越严重)。 2种是经热,经上面处方一下子就汗解。 三侯未满21天,可汗(因是三阳,是表),满21天可用通利法。 太阳经(称寒水,我们一流汗出来也是冰的,如果是热,一晒太阳就发烧了,才会保护我们自己身体,跟环境有一个绝缘,否则我们身体马上就随着环境改变,没有办法去适应它,所以已经是有一点是寒水了,再遇到寒,就像冰块一样了,会项强,脖子硬。) 药不能下手时,要想办法。有针灸,四逆,或很热的米汤,让胃受到热气。 温病与暑病,夏至之前是温热病(冬天伤于寒)。 夏至之后是暑病(天太热中暑)。 暑病怎样解?汗解。(当汗者解,这里替汗法下注解,不要止它。汗是阳,汗出来,阳失的时候,我们用汗解,阳到极的时候,阴自己会回头。伤寒经方与温病处方不一样,温病一看滋阴,滋阴,滋阴对我们来说有余热。因为肉类的是阴,肥肉是阳,瘦肉是阴,肥肉包着瘦肉阳包阴。滋阴它,烧退了,过几天余热又来了,所以我们处方用发散的药,一发散,阴液自己会回头。同时放一些滋润的药在里面。告诉病人肉类不能吃,吃一些谷类的东西,一些蔬菜类。) 这章讲刺热(讲寒热症用什么药) 肝热,肝经络是阴气(小便黄,腹病,多卧)。 肝经应向下,气逆会头痛,脉气冲到头上,如果针刺不是用子穴母穴,用原穴,原穴管你本穴,管你虚实,通通能治,叫虚实背拔(肝原穴+胆原穴,阴经没有原穴用俞穴代替他)。 便秘是实。实分热实,寒实。 热实(肠子在那边扭,大便出不来很痛)。 寒实(小便清白,脉小,脸色苍白,是小肠大肠没有蠕动)。 脾热,不痛,头很重,,就是热过头了,就反侮到肝,脸色青,两颊痛,烦心,恶心,吃不下东西,因为湿很大,脾脏会肿大,顶到胃,胃受到压迫,恶心就会吐。
00:00 / 3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15: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