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eva 童年补完计划成功 也完成了一次心流对话,很喜欢这种感觉。 (视频略长((我话多(((以下是文字省流版 不上班的日子看《EVA》,意外有了堆感悟。作为老二次元,本想为童年补完买VIP厅,薅了消费券后发现乐影上海VIP券后89元,CGV券后才14元,果断选了“四舍五入不要钱”的白天场,还拿到了海报、明信片,情怀拉满。 整场电影就3个观众,年纪相仿,座位分散,安静得很适合各自感悟。小时候看《天鹰战士》,只觉得十几岁的孩子要扛太多责任,被死海文书、AT力场这些设定吸引,虽看不懂却觉得“好牛”;18岁前看旧剧场版,虽有疑惑仍佩服庵野秀明的超前;18岁后追新剧场版,“不能逃避”的信念还帮我熬过了发表和汇报。 毕业后等终章,却被工作磨得没了关注的心思——我已工作12年,直到2025年gap期,才终于在影院补上了这部“迟到”的电影。 35岁的我,看国内剪辑版的感受和20年前天差地别:少时是“深受触动”,现在只剩“就这?好抽象”。但随着片尾曲响起、演职人员表滚动,我还是觉得童年记忆算画上了句号。少时的“神作”虽没了当初的惊艳,可初见时的震撼我始终记得,就像陪着14岁心境的少年和他的父亲,一起走过了25年。 片尾10分钟里,我想了很多:看制作名单时,发现五六个中国人名和中国公司,感受到国内动漫的崛起与世界协作;想到自己12年互联网生涯,拿着不错的薪酬,却像颗“设计螺丝钉”,重复0-1的画饼,落地效果只体现领导审美,毫无拿得出手的成果;反而怀念24、5岁追星时,和小伙伴自己策划活动、设计物料,能完全展现自己的想法。 突然就明确了方向:接下来想做些“含自己分量高”的事,哪怕只是画张海报、写段文字、剪个视频,要能带来达成感,能展现自身价值。 我知道这些想法未必对,也未必适合别人,但对现在的我很重要。或许是生锈的脑子太久没为自己思考,可那又怎样?能借这部电影完成童年补完,还想通这些事,已经很值得。 世界未必处处美好,但我会好好珍惜自己选择的生活。 #eva #天鹰战士 #日常分享 @抖音小助手
00:00 / 05: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1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0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17: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92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