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第一位-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 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率军克集庆,改名应天府。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战死。 同年灭汉,自立为吴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遣部将杀害小明王。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灭张士诚。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4]随后出师克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北逃,元亡。 此后数次遣将北征,打击北元残余势力。 洪武四年(1371年),灭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此后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兴“文字狱”,用锦衣卫设立诏狱,又行“廷杖”之制。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定八股取士之制;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 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庙号太祖, 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历史#明朝#朱元璋 #流量
00:00 / 1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6: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8
探 凤阳 (临淮关 城里村)凤阳的临淮关古称濠州城,记载着一段蓝采和的传说,古籍中记载,清流门内,故老傅云,唐时桥侧有酒楼,蓝采和蹬楼饮酒乘云飞升今石有足迹,钟楼东故老傅云,蓝采和飞升时时人聚此望之因名,传说八仙之一的蓝采和,有人说他原名陈陶,也有人说他原名许坚,元好问《题蓝采和像》诗中写到,自惊白鬓似潘安,人笑蓝衫似采和,,说蓝采和常穿一袭蓝衫故得名,而《东游记》则说他是赤脚大仙降生等,实际上蓝采和是个玩世不恭行为怪癖的流浪道士,南唐沈汾在《续仙传》中有记载,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六锷,黑木腰带,阔三寸余,一脚著靴,一脚跛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於雪中,气出如蒸,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常醉踏歌,老少皆随看之,机捷谐谴,人问应声答之,笑皆绝倒,似狂非狂,行则振靴,歌辞极多,率皆仙意,人莫之测,但将钱与之,以长绳穿,拖地行,或散失,亦不回顾,或见贫人即与之,或与酒家,周游天下, 后来蓝采和踏歌游到了濠梁,就是现在的临淮关,随朝时因濠水从城中穿过,又称濠州,他手里拖着一条麻绳,绳子上穿着一些铜钱,铜钱在地上不断散落,后面跟着一大群小孩子忙着拾钱,后来人们把这条街称为撒金街,一天蓝采和来到一个酒楼喝酒,这时,一片祥云从天而降笼罩酒楼,蓝采和喝足了酒,往天上一招手,只见一只巨大的白鹤从远处飞来,在他面前落下,蓝采和醉意熏熏,抬脚跨上鹤背,白鹤在空中的乐声里冲天而起,展翅高飞,一会儿连人带鹤就不见了,这以后,当地人就把这酒楼附近的一座桥叫做升仙桥,清朝张拱垣写了一首《升仙桥》的诗道,昔日曾闻踏踏歌,钟离楼上醉颜酡,小桥以逐东流水,惟有街头石不磨。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2
预告4天前
#记录旅行时光 #大明王朝 #明太祖 #朱元璋 朱元璋的一生从放牛娃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1]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288]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240]年号“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3]至正十六年(1356年)率军克集庆,改名应天府。[288]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战死。[288]同年灭汉,自立为吴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遣部将杀害小明王。[288]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灭张士诚。[288]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4]随后出师克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北逃,元亡。[288][289]此后数次遣将北征,打击北元残余势力。[288]洪武四年(1371年),灭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288]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5]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6]此后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兴“文字狱”,用锦衣卫设立诏狱,又行“廷杖”之制。[288]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7][8]。文化上,紧抓教育,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定八股取士之制;[9]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10]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11]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12]庙号太祖,[287]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