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6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23
我生在临川,一辈子苦读圣贤书,所求不过是解救百姓于水火,扶大宋于危局。那时的朝廷,国库空虚得见底,冗官冗兵像附骨之疽,吃空了国家;土地全被豪强兼并,农民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只能忍饥挨饿;边境频频遭扰,军队却毫无战斗力。这么深的沉疴,不用猛药根本治不好,所以我才推出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这些新政。我本是想让官府帮衬农民、平抑物价、巩固边防,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目标,这里面哪有半分私心? 可变法的难度,比移山还难。祖宗之法捆了世人几百年,司马光那些人抱残守缺,把变革当成洪水猛兽,在朝堂上天天攻讦、事事掣肘。他们只惜自己的爵禄,不顾国家安危,把新法污蔑成“祸国之策”,煽动人心、搅乱朝局,这是形势对变法太不利。 更糟的是,新法推行到全国,各地官员良莠不齐。有些奸吏借法盘剥,把青苗法的惠农之意,变成了敛财工具;有些庸官不知变通,死抠条文把好事办坏。民怨由此而生,流言四处传播,我本是良法,反倒成了世人唾骂的把柄,这是人心太复杂。 宋神宗虽有变法之志,却难抵朝野压力,中途也曾摇摆。我两度罢相又两度起复,孤掌难鸣如逆水行舟。等神宗去世,旧党复起,新法全被废止,半生心血付诸东流,这是时代的局限。 如今我退居江宁,静思半生从未后悔。法本无错,错在积弊太深、阻力太大、执行跑偏。我的失败,是没能打破旧俗桎梏,没能甄选得力能臣,没能让天下人尽知我的赤心。但我虽败,却留下了变革之念——大宋之病,非守旧可医;天下之治,非变法难兴。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