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44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3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3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0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0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6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
00:00 / 1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高中“首席科学家”与协和“4+4”:学术打假,不如先给评审体系治治脑肿瘤 作为肿瘤科主任,我常对患者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最近学术圈的两出闹剧,却让我哭笑不得——郭伟的高中文凭竟能“瞒天过海”成首席科学家,而协和“4+4”的精英人设也因造假争议塌方。这哪里是学术打假?分明是给整个评价体系做了一次“病理活检”,结果确诊了“晚期形式主义”。 郭伟的骗术并不高明:伪造高考状元、海外博士、外籍院士,却能在高校审核中连闯数关,甚至指导博士生、骗取千万经费。更讽刺的是,其团队研发的“尖端技术”曾被誉为“重大突破”,甚至应用于万米深潜装备。一个高中生在实验室指点江山,而真博士们却在为经费绞尽脑汁——这出《儒林外史》现代版,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而协和“4+4”事件,则像一出现实版《围城》:本意培养跨学科精英,却因成绩单造假、关系运作沦为笑谈。当临床能力被“走捷径”取代,医学教育的神坛也被拉下泥潭。难怪网友调侃:“如今当教授,能力不重要,关键得学会演戏。” 这两起事件暴露的病灶远比表象更深: 1.“帽子崇拜”晚期:高校为冲排名,对“首席科学家”“外籍院士”等头衔饥不择食,审核形同虚设; 2.学术“脑肿瘤”:造假者如癌细胞般侵蚀体系,而本应担当“免疫系统”的监管机制却集体失语; 3.患者终成代价:当假论文误导临床决策,假专家占据科研资源,最终受害的是信任医疗体系的普通人。 根治乱象,需一场“肿瘤切除手术”: •穿刺活检:建立学历、成果的交叉核验机制,让每份履历经得起“病理切片”; •化疗清创:对造假者追责至刑责,对失职审核者终身追责; •免疫疗法:改革评价体系,让临床实效权重高于论文数量,让诚信成为学术“免疫力”。 医学的尊严在于真实,教育的底线在于诚信。若继续纵容“假瘤”生长,今日浪费的是经费,明日透支的将是公众对科学与教育的最后一丝信任#首席科学家 #大骗子 #协和医院
00:00 / 06: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