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4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3
#我要上热门 #陕西 #榆林 #绥德 #地名解说 大家应该都听过享誉天下的陕北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汉”,该谚语以三国传说中的貂蝉(米脂人)与吕布(五原郡九原人)为原型,象征米脂女子貌美聪慧、绥德男子英武刚健的地域人文特征,今天我们就讲讲绥德汉的绥德地名由来。 绥德,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绥德”取自“绥民以德”,出自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政事》中“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体现着以德政教化世人、用恩德安抚人民的美好愿景。清帝曾题赞绥德为“秦汉名邦”,道光年间绥德知州江士松手书“天下名州”四字,成为绥德县城原西门外石崖巨型题刻,每字高一丈五尺,宽一丈,每划刻深约八寸,遗留至今,也让绥德别称“名州”,尽显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追溯绥德的历史,其境内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定居,遍布的龙山文化遗址表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已然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家园。上古时期,绥德之地为五龙氏地,夏商属雍州,春秋为赤翟、白翟活动区域,战国隶属魏国上郡,后归秦国。秦国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上郡,治所在肤施县(今绥德县境)。此后,历经朝代更迭,绥德的归属与行政区划不断变化,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在岁月中缓缓展开。 绥德是陕北革命老区,是榆林地区红色资源最丰富、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中央红军在陕北的落脚点,是陕甘宁边区的改革试验示范区,更是转战陕北和开启解放战争的中转地、出发点。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大后方,绥德分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绥德是举世公认的陕北民间艺术荟萃之地和陕北文化的中心腹地,享有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歌、秧歌、唢呐、石雕和剪纸之乡五项殊荣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绥德县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陕北秧歌、绥米唢呐、绥德石雕),传承人5名;省级非遗名录11项(陕北秧歌、绥米唢呐、绥德石雕雕刻技艺、绥德踢场子、绥德炕头石狮子、绥德剪纸、绥德寨山柳编技艺、绥德定仙焉娘娘庙花会、绥德平安书、绥德民间泥塑、绥德年茶饭)。绥德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获“陕西省旅游扶贫示范县”“西北地区十大旅游潜力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全县现有创新现代农业园区、绿源生态园、郭家沟影视基地、上河源、合龙山5个AAA级旅游景区,名州古城和郝家桥2个4A景区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